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17494637
宋代规定科举考试时要“间隔就坐,稀次设席。轮差官二人在省门监守,分差官于廊下察视。勿容朋比,私相教授。犯者永不得赴举”。这说明宋代(     
A.防弊措施流于形式B.选官之权被官僚操纵
C.注重考试程序公正D.加强了对考官的监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是唐代入仕、致仕的流程图。由此可见,唐代(     
                                   
A.科举制促进了社会结构变动B.官僚政治走上了瓦解的道路
C.拥有众多政治素养高的治才D.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制
2024-01-12更新 | 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美国学者包弼德指出,作为一个描述社会成分的术语,“士”在唐代的多数时间里可以被译为“世家大族”,在北宋可以译为“文官家族”。该观点的依据是,唐宋之际
A.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B.政局日益趋向于动荡
C.科举取士制度的创立D.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2020-09-05更新 | 2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唐朝后期,御史台台司负责传递部分公文,行使行政勾检职能和监督职能,分掌尚书省部曹的部分具体政令权和事务权,但对国家主要常务没有裁决权。据此可知,当时(     
A.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B.御史台成为国家行政机构
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D.御史台兼具政务机构职能
2023-02-10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