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18069645
有学者认为,与唐朝相比,宋人已无士庶之别。自宋仁宗始,社会上逐渐把品官之家称为“官户”,但与过去的士族相比其社会地位并不稳定,很难世代为官,而大量普通士人则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户”身份。这一现象(     
A.根本原因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B.导致国家无法控制基层社会
C.反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快D.说明宋朝科举制度已趋完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开耀元年(681年),唐高宗敕文“县令有声绩可称,先宜进考。员外郎、侍御史、京兆河南判司,及自余清望官(三品以上中央高级官员),先于县令内简择”。由此可推知,这一敕文
A.体现了大兴文治B.促进了地方治理
C.改革了选官制度D.提高了县令职级
2023-07-16更新 | 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据研究者统计,宋代科举取士,每年平均三百六十人左右,而以门荫补官者,每年大约不下五百人。宋代门荫不仅名目繁多,而且荫及范围广,“一人入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大者并可及于门客、医师,可谓滥矣”。据此可知,宋代门荫制度(       
A.弥补了科举制度不足B.强化了中央集权
C.加剧了官僚队伍膨胀D.滋长了抑武倾向
2023-06-27更新 | 10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代科举选官一般固定以吏部考功郎中或礼部侍郎为主考官,宋代则不是固定的,而是采取临时差遣,年年不同,不常任,而且任何官员都可以充任(主考官),并另增派若干人,互相监督。这一变化(     
A.有利于科举选官的公平公正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完善D.反映了文人的政治诉求
2022-09-07更新 | 2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