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西方的文官制度 >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1808186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从资产阶级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的提高效率削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以便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生产领线发展经济。1837年,马考莱提出进入东印度公司的人员一律要通过考核的议案;1853年底,查理屈维廉主导(马考莱的妹夫)发表“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要求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择优录用文官。克里米亚战争初期失败后,民间压力团体“行政改革协会”组织群众集会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文官体制。1855年5月27日帕麦斯内阁未经议会的同意直接以枢密院的名义领发了文官改革的正式法令。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材料二     朝为总统,夕可解职,朝为军长,夕可归田。专制之时,官吏为君主之鹰犬,高居民上,可任意为恶,民无可如何也。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需设独立机关,专掌考试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是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这法可以除却盲目滥举及任用私人的流弊。就是在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之外,另加监察权和考试权,形成“五权分立”。

一一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在1979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中,把考核的对象划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考核时各有侧重,体现了分类管理的思想。技术类干部侧重能,如专业技能、业务熟练程度、科研成果等。党政干部侧重德,考核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政治思想方面。考核干部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同时,把考核结果同干部的奖惩和晋升结合起来。“对于未能达到考核标准的干部,要在实践中加强锻炼,限期达到考核标准。经过两次考核达不到标准的,要调离现职,分配其他工作,有的要降职使用。”

——摘编自张东川《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行文官考核制度的原因及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关于文官制度的主要构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颁布《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的背景及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进入19世纪后,英美等国的资产阶级政党制度日益成熟,执政党上台后,往往把政府的职位作为战利品分配给党内同僚,这就是所谓的“政党分肥制”。在这种制度下,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现象比比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英国世界霸权的确立,英国政府需要管理的事务急剧增加,对国家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期间,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暴露了英国政府管理的低效无能。新上任的首相帕麦斯顿决定立即进行文官制度改革,此后30年英国文官制度逐渐成熟。在其影响下,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建立了文官制度。

——摘编自汤勒、古小华《西方行政制度概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的作用。
2022-02-11更新 | 9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创立绝不是偶然的。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垄断主要仕途,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其统治特权的工具。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实行了一些政治改革,地主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更为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各级官僚机构更加健全,封建官僚队伍迅速扩大。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迫切需要废除九品中正制,代之以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以便通过较为公平的竞争,进入仕途,跻身统治者行列。科举制度在隋朝萌发,宋代科举在隋唐朝制度的基础上,有了不少变化。

——摘编自梁程勇《论中国历史上的官员选拔制度》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到19世纪初,英国的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腐败泛滥。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的扩张出谋划策,选拔彻底有效的人员班子来充实政府职务。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度创立“绝不是偶然”的原因,并指出宋代科举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并运用唯物史观简析这一趋势的成因。
2024-01-02更新 | 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现代化角度上来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英国民族国家从中世纪后期开始起步。当时国王在任命、提拔政府官员时主要依据个人的能力和忠诚程度……把官职任命看成加强王权的武器……亨利八世因离婚案上诉罗马教皇,结果当时教皇拖延不办。亨利八世在市民和贵族的支持下,决定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最终建立了国王的专制统治。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这就把近100年来困扰英国不休的问题解决了: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1854年初财政部授权诺斯科特和屈威廉起草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认为,某些部门虽采用考试和试用期限,但作用十分有限。因为考试由各部门自主进行,考试科目、录取标准都不统一。再者,采用上述录用方法者只是少数部门,大多数部门仍沿袭恩赐制,因此未能达到选贤任能的目的……报告公布后,因政府对报告以及文官改革事业持谨慎态度,所以将其搁置一旁。但在报告公布一年后……1855年,英国政府接受了报告的建议,颁布了文官改革的第一个正式法令。

——摘编自程汉大著《英国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英国如何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简要分析专制王权在英国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简述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主权确立的过程。结合所学指出14世纪中期一18世纪英国君主制的演变。
(3)概括材料三“报告”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促使英国政府对“报告”转变态度的直接原因。有学者把文官制度比作为英国政治的稳定器,请简要说明。
2021-11-16更新 | 1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