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194921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实用的社会知识,需要掌握读写算基本能力,需要进行行业技巧训练,还需要大量为工商业服务的管理者、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员。随着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和集聚,在西欧某些城市学校和教会学校的基础上,以世俗教育为主要目标,专门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产生了。

摘编自陈红《“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材分析》

材料二 10世纪起,法国卡佩王朝的国王们在接下来的3个世纪里逐渐地增强他们的资源并扩大政治影响。凭借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关系,他们兼并了那些死后没有继承人的封臣的领地,确立了在整个法国执法的权力。到14世纪初,卡佩王朝的国王们已经逐渐地在法国领地,确立了在整个法国执法的权力。到14世纪初,卡佩王朝的国王们已经逐渐地在法国集中了权力和威望。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0001800年)》

材料三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中世纪中期,人口逐渐增长,财富得以汇聚,城市得到发展,教育得到振兴,疆域也在扩张。在这几个世纪里,我们也看到了宗教改革,学术进步。

摘编自[]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大学产生的条件并分析其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主义首先兴起于西欧,是因为西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民族主义诞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商品经济和商业的发展打破了地域的界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西欧一系列革命都与建立民族国家的任务联系在一起,德国、意大利实现了统一。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既起到过积极作用,也造成过巨大破坏和灾难。

——摘编自杨宁一《世界历史视野中的民族主义》

材料二       

时间表现
19499《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19564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把民族关系列为第六大关系,又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
19799中共中央批转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指出:“为了胜利地向四个现代化进军,一定要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各民族团结。”
198211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了我国已确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明确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
20099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指出:“党中央确立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还强调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制度基础等日益深厚牢固。”

——摘编自肖锐《论民族团结是新中国政策60年民族的主线》


(1)据材料一,概括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缘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主义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民族团结”这一主线新中国采取的措施。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目标。
2023-04-28更新 | 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主义从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开始兴起,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资产阶级用民族、祖国的观念把法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并形成了民族主义思想。它明确提出法国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国家,民族自治、氏族统一和民族个性的公民观念,得到了不断强化和广泛传播:用民族国家代替王权国家、用民族国家利益盈上的观念代替了王权利益至上观念,主权不受侵犯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理论中占有核心地位。

——摘编自张固臣《论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

材料二   19世纪末,民族主义逐渐极端化。它认为在竞争激烈、强国林立的国际环境中,生存竞争是国际关系的常态。它强调把国家的边界尽可能的扩张到本民族金盛时期所统治过的历史疆界或天然疆界,极尽可能地为本民族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它认为民族间的竞争根本上依靠军事力量,并且只有通过战争才能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乃至世界的进步。

——摘编自于海峰《论民族主义的演变、作用与影响》

材料三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避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它把批判锋芒直指中国自身的问题,认为内部问题是危机加深的深层原因,把了解西方、向西方学习当作自强的出路。

——摘编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初期欧洲民族主义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兴起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近代中国与19世纪末西方民族主义内涵的区别。
2024-01-29更新 | 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民族国家,是欧洲中世纪后期出现并在资产阶级时代普遍形成的国家形式,是以民族为基础的主权国家,它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因素,即国家主权与民族一体性。

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法国大革命就是其中的典型。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在全面冷战的年代,正是由于有了“大国一致”的原则,才保证了在大国不一致的情况下,安理会不能采取措施侵犯任何一个大国的利益,从而避免了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迎头相撞。但联合国的集体安全原则在有些时候难以运用于遏制或挫败一些大国的侵略行为,如1950年朝鲜战争的升级,正是当时的苏联和占据中国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国民党集团没有运用否决权,才使美国得以操纵安理会通过有利于贯彻美国意图的决议,使美国的干涉披上了联合国的外衣。

——摘编自徐蓝《世界大战、集体安全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来,国际法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国际法主体持续增加并日渐多元,国际法客体也不断扩大,一批国际法新分支陆续形成。国家权利义务范围也并行扩展;另一方面,国际法体系“从主权优先到人权优先”、“从同意导向到强制导向”以及“从整体性到分散性”的转变日趋明显。

——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阶段民族主权国家出现的原因以及英国进入第二阶段民族主权国家的主要标志事件(时间、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的《联合国宪章》是怎样进一步完善集体安全体制的,并评价“大国一致”原则在冷战时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2023-01-13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