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9524174
建安末年,刘麂上《论治道表》,提出官吏考课“皆当以事,不得依名”,陟黜以垦田增减、盗贼发兴和人口多少为标准,曹操对此倍加赞许。这主要因为该建议(     
A.增加了户口田亩的数量B.强化了察举制的实施
C.彰显了唯才是举的精神D.消除了社会动荡因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阳嘉新制是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对孝廉察举制度进行的改革,核心政策有二:一是设定年龄限制,察举对象一般要年满四十,如确实“有茂才异行”,也可破格察举。二是建立考试制度,即儒生察举要考试经学,文吏则考试奏章律令方面的技能。据此推断,阳嘉新制(     
A.改变了人才举荐的原定标准B.有利于年少人才的选拔录用
C.解决了察举制度的固有弊端D.蕴含着古代选官的变化趋势
2023-12-15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士阶层的社会流动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作出的积极回应。以下举措中能够加速此时士阶层流动的是(       
A.食有劳而禄有功B.分科取士
C.乡举里选D.尽地力之教
2024-03-22更新 | 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据《后汉书》记载,汉光武帝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并制定严格的官员选拔程序和考核标准;同时“承王莽之馀,颇以严猛为政”,河南郡十余名官员曾因“度田”不实被处以极刑。这表明汉光武帝在位期间(     
A.尊崇法家思想B.重视依法治吏C.儒家地位削弱D.实行严刑峻法
2023-10-24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