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20229740
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御史大夫李承嘉曾召集御史,责备他们弹劾不禀告长官就是失礼。监察御史萧至忠则回答说,御史台无长官,御史都是君主耳目,彼此侍奉君主,各自实施弹劾,无需请示长官。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     
A.官僚内斗现象严重B.社会等级秩序瓦解
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D.监察官员权力扩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咸平三年(1000年),宋真宗“命国子监博士雷说、著作佐郎梅询于殿后封印卷首。始命德裕等考讫,次命白等覆之,然后取入等者,帝亲览之,赐第一、二、三等及第,四等出身”。这表明宋代(     
A.通过程序保障考选的公平公正B.加强对科举考官的监察
C.创立了文官集体参与的殿试制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2023-11-16更新 | 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是浙江武义出土的宋代《徐谓礼文书》中的考核记录(局部)。该记录的“印纸”上处处都是“诣实”“证应”“勘验”等字样,强调对于记载信息的审核和连带的责任保证。这反映出宋代考核制度(       

A.遵循程序性B.具有全面性C.讲求规范性D.力求可靠性
2024-05-05更新 | 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有学者认为,在重身份的社会中,贵族家庭不用担心子孙后代的前途命运,无须担心子孙贤能、努力与否。而在重能力的社会中,一个科举成功的人却需要考虑如何将子孙培养成才,以避免家道衰落。该学者意在说明(     
A.时代变化促进选官制度调整B.量能授官彰显公平公正原则
C.官僚政治较贵族政治更优越D.用人机制影响社会价值取向
2023-06-27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