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20349109
据记载,秦汉时期各级官僚机构配有大量掾、令史、书佐等管理文书,也很看重官僚的文化素质,如“文无害”,以及汉简中常见的“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之类要求。这(     
A.适应了中央集权体制的要求B.体现秦朝政务处理的程序化
C.级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标志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西晋段灼在上晋武帝表中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聚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卫瓘指出九品中正制“唯以居位为贵,人弃德而忽道业”。刘毅指出九品中正制有“入损”,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上述材料说明了(       )
A.九品中正制度已沦为维护门阀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
B.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C.西晋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D.西晋时期确立了依靠舆论评价考核官吏的选拔方式
2023-02-22更新 | 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两汉时的察举制,地方官推举人才主要参考乡闾评议;魏晋时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品评人才等级,中正官须为中央任职的官员;隋唐以来科举制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有时皇帝还亲自参与人才的选考。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
A.才学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B.科研人才大量涌现
C.官员选拔的标准完全不同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020-07-19更新 | 79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表是汉代刺史的相关文献记载,西汉统治者设立刺史的根本出发点是(     
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察御史《通典·职官》
及武帝开广三边,而又有十三部刺史之制,其事在元封五年钱穆《秦汉史》
A.强化中央政府权威B.完善中央监察体系
C.保证地方吏治清明D.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2024-02-02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