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1 题号:20608396
西晋直谏之臣刘毅上书晋武帝司马炎,力主废除中正之制:“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古今之失,莫大于此!”此外,大臣卫瑾、司马亮、段灼也曾主张废止九品中正制。但最后却不了了之。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人才选拔困难B.政权更迭频繁C.士族挟持皇帝D.士族势力强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下图(里耶秦简)中的文字记录了资中县令史阳里人扣的履历:十一年九月提拔为吏,担任乡吏九年零一天,担任管理农事的田部吏四年零三个月十一天,担任令史二个月。户版记录年龄为36岁,可担任掌管工程的司空属官之职。据此可推知,秦朝(     

   

A.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B.重视对官吏任职与提拔的考核
C.采用重农抑商的政策D.尊奉法家并广纳贤才
2023-10-10更新 | 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西周以宗法血缘关系为主进行分封授爵,秦国实行军功爵制,汉初赐民以爵,这一变化
A.有利于官僚政治建立B.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强化了政治特权观念D.体现了统治思想的转变
2022-01-18更新 | 1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两汉时期,朝廷令公卿举奏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民间歌谣,作为官吏升黜的重要依据。这反映出汉代
A.民间歌谣决定官员升迁B.政府注重对官吏的多重监督
C.政出多门导致社会动荡D.考课制度避免了主观随意性
2022-04-30更新 | 3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