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20728924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材料三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 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两代“政治是专制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性质及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边区政权建设的措施与意义。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和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文明是轴心时代人类文明的突出代表,两者的历史发展各具特色又具有共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
①公元前6世纪~5世纪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秦国商鞅变法罗马共和国建立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②公元前3世纪~1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罗马统一意大利罗马帝国建立
③公元2世纪~3世纪汉末政局动荡黄巾大起义罗马帝国陷入统治危机巴高达起义
④公元4世纪~5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南北朝对峙边疆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东西分裂
⑤公元5~6世纪隋朝再次统一中国唐朝强盛时期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1)根据材料,概括①至④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共同的历史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⑤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差异。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2024-01-21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荀子·君道》的解释,治理统治、理顺,治理思想在中国广博而久远。西周重视宗法礼治,认为礼崩则乐坏。孔子生于乱世,推崇克己复礼,孟子突出民本主义,认为维护人民利益才是治理之道。汉帝国则把军事力量与文明教化结合起来,外儒内法,巩固大一统。明清坚守德刑兼济的治理思想,各自延续国祚二百多年。

——摘编自蓝志勇《东西方历史经验中的治理思想》

材料二   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

秦朝秦朝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
两汉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
唐朝唐朝立国之初就在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
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
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

——摘编自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性研究》

材料四   一旦议会与总统出现分歧和矛盾,这一体制无法立即通过新的选举来征询公众的意见。在激烈的党争之下,两党间关系的沟通缺乏制度的载体,美国政党在组织上缺乏欧洲政党所普遍具有的制度性协调手段……政党恶斗不顾及国家大局,近九成美国民众对此感到厌烦和反感。

——周淑真、袁野《美国政党政治与政府关门危机的关系》

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举前、选举中、选举后的协商,克服西方民主的缺点。

——李君如《中国人民在政治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思想的精髓。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的主要依据。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克服西方民主的缺点”而采取的民主制度有哪些?并谈谈你对协商民主的认识。
2024-01-22更新 | 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   (秦始皇死后)秦始皇完成的统一大业并没有被摧毁,中国人高兴地看到暴政结束,有些人希望退回到秦以前的无政府状态去。随之建立起来的汉朝,承袭了秦始皇建立的体制。事实上,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之久的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类语》

材料三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秦制”是指什么?材料一对“秦制”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初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其最终目的是什么?
(3)明清时期能说明材料三中“中国的专制主义……变得更为凶暴”的史实有哪些(举一例)?这种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2016-11-21更新 | 7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