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20733776
北宋殿试制度以皇帝亲自检阅试卷的方式筛选出“天子门生”,这些政治精英被授予官职后为报君恩,出于贯彻施行皇帝政治纲领的目的,发挥了巩固皇权的作用。这表明(     
A.科举制完善有利于维系统治B.文官政治占据重要地位
C.儒学发展影响国家发展进程D.科举制度强调公平竞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宋代限制父子、兄弟及亲近在中央和地方同一重要部门任职,官员任职必须避开原籍,同时还要回避祖产和妻家田产的所在地。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A.健全各级行政机构
B.抑制土地兼并
C.防止官员营私舞弊
D.打击权贵势力
2018-05-01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唐朝初年的取士任官,除科举取士外,还有荐举、门荫入仕、上书拜官、军功入仕、应征入仕等。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家国同构思想根深蒂固B.八股取士的弊端凸显
C.军功地主阶层迅速崛起D.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
2023-12-28更新 | 1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宋朝的“台谏”是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是最主要的监察机构。谏院对朝政遗缺、官员失职等行为进行规谏讽喻,专门提意见的。因为有制度性保证,台谏官敢说敢言,约束皇帝,监督宰相,有时集体对抗皇上,有时还与宰相联合对抗皇帝。“台谏”的设置(       
A.防止了朝廷中权臣乱政的出现B.保证了政治清明
C.有助于减少当政者决策的失误D.完善了监察制度
2023-10-08更新 | 3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