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20751091
唐代御史台定期派监察御史,分察天下诸道,“巡按郡县”。御史除监察官员外,还负责“纠视刑狱”,同时兼顾发展生产、保障赋税、增加户口、发现人才等职责。唐代这一制度安排(     
A.导致监察权行政权合一B.避免了地方行政失误
C.加剧了外重内轻的局面D.推动了唐代社会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监察体制一直是专制帝王用以控制国家和人民,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变一定程度上也是皇权不断加强的折射。下列史料所记载的监察体制,按照其存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御史台)中台建于大都,西台建于陕西,南台建于建康。其余各道设廉访司,隶于三台。”
②“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郡监。”
③“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案,以六条问事……”
④“三京、诸路大辟罪,狱既具有非理致死者,委纠察提点刑狱官察知。”
A.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③④①D.③②④①
2020-06-29更新 | 3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有学者指出:“(唐朝时)如果以资产作选举的标准,则等于承认兼并,亦即促成小自耕农为佃农。过去的经验,让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的话,各世族必攫取大帝国的税收来源,使官僚组织僵化,因之而使全国瓦解。”作者意在说明 (     
A.增加资产缴纳户税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分科考试的选官制度有利于维护政权的稳定
C.佃农一般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D.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2023-03-21更新 | 1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初,文人、士子入国学或州县学以从师问难的方式学习儒家典籍;唐高宗后,“进士不寻史籍,惟诵文策”,求学之风为之大变。这说明
A.儒家正统地位开始遭遇冲击B.选官政策变化影响求学之风
C.传统官方教育逐渐走向萧条D.知识分子文化素养普遍提高
2021-01-12更新 | 2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