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21087210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各郡置中正官,中正由各郡长官推举“德充才盛”,在京任官的本籍人兼任,由司徒选定任命,其属官称“访问”。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是选官制度的重大倒退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央集权
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成为了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天监四年,南朝梁武帝颁诏,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同年,梁武帝决定设置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就可以入仕。南朝选官制度的调整(     
A.废除了士族子弟入仕特权B.体现出贵族政治的特色
C.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改变了入仕考试的内容
2022-08-30更新 | 3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两汉对执行察举法规相当严格。如果选举得人,不仅被举者可以升迁,举者也要受到嘉奖。有才不举,举而不实坐罪;有才即举,举而得人受奖。据此推知,汉代察举制(     
A.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B.调动了民众举荐人才的积极性
C.为国家选拔了一些有用人才D.杜绝了人才选拔中的舞弊行为
2023-10-29更新 | 1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秦汉时期,上计制度内容详实,制度严密,经济管控与吏治建设相结合,上计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曾制定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造成上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主流思想变化的影响B.上计制度标准的变化
C.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D.中央集权程度的差异
2023-10-01更新 | 4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