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 题号:2166968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古之选举专论行,今之进士专论文,似相背驰,然古以行举者,未必便保其终如兹,科目虽以文进,而进士一科,尤为世所崇重,士登其目者,未免自顾科名,爱惜行检,不敢为非,是励行崇化之道,实默寓其间,与古之辟举,盖异辙而同途也。

——摘编自(明)陈于陛《意见·科目》

(1)根据材料一、与汉武帝时期比,指出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明朝科举制度的特点,请简要评价文中观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历史悠久、体系严密。特别是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作为考选官员的形式在技术上已臻于完善,其体现的“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精神深为当时欧洲各国所仰慕,并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创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中国传统文官制度并没有在近代的社会转型中获得新生,而是随着大清王朝一道覆灭,在欧英国家的侵袭下,中国仿照西方开始了建立近代文官制度的艰难探索。                                                         

——《中国传统文官制度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并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并没有在近代的社会转型中获得新生的原因。
2022-02-15更新 | 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拓展】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朝代选官制选拔方式标准选官权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袭血缘奴隶主、贵族
春秋战国军功爵制军功大小军功国君、贵族
汉代察举制察访荐举品行地方官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品评门第中正官
隋唐至清科举制考试才学中央
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本质又是什么?
2023-09-06更新 | 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制度的建设,唐代制定的“六察法”,内容详细具体,成为历代开展巡视工作遵循的原则;宋辽金时期制定了《御史台仪制》《御史弹奏格》等;明代制定《出巡相见礼仪》《巡历事例》等制度,从巡视内容、巡视程序、巡视官台仪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巡视立法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历代巡视官员的品级一般较低,但巡视时代表皇帝和中央政府,所以权力很大。如汉代巡察郡国的刺史只是俸禄为六百石的小官,却能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长官;明代巡按御史的品级只有七品,但三品以上的布政使、按察使也对之十分敬畏。官员巡视地方时,主要有明察和暗访两种方式,但具体巡察方法非常灵活多样,注重发现问题,讲求实效。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官员的选任。唐代时规定巡视官员要有刚正疾恶的品质有真才实学有实践经验,并规定五品以上的巡察御史由皇帝亲自选任;明朝时还对巡视官员的最低和最高年龄作了规定;清代特别规定,对于受过处罚的人员,出现降级、革职等情况者,一律不能选为巡查官求日益严苛。

研究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巡视工作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考略》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巡视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巡视制度的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巡视制度对当代中国巡视工作的启示。
2017-10-14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