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22761149
唐代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应试者习惯把自己的文学作品编录成卷轴,投献给主考官或有地位的名人,希望以此得到推荐,此谓之“投卷”。如杜牧因《阿房宫赋》就被太学博士吴武陵举荐。据此可知,唐代(       
A.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变化B.人才考察方式比较灵活
C.官员选拔依然注重门第D.官员选拔制度趋于完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宋史·选举志》载:“川、陕、闽、广,阻远险恶,中州之人,多不愿仕其地”“始立八路定差之制,许中州及土著在选者随意就差,名曰‘指射’,行之不废”。据材料可知,定差法(     
A.成为宋代科举制重要补充B.提高了对官员的监察力度
C.有利于宋代强化中央集权D.缓解了边远地区治理困境
2024-02-03更新 | 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按照元朝法规要求,“提刑按察司官非奉朝命,不得擅自离职”,对于“违期不即赴任者”,规定“风宪(御史台)毋得录用”。上述规定(       
A.保障了中枢机构有序运行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考核管理
C.表明元朝的法规灵活务实D.强化了监察官员的责任意识
2024-03-22更新 | 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宋朝设立了“特奏名”制度,凡解试合格而省试或殿试落第的举人,年龄在五十岁以上,举数超过四次者即可获取资格,不经解试、省试,可直接参加殿试,特奏名的殿试也比正常的殿试要容易和简单。“特奏名”制度满足了士人对功名的追求,吸引着无数士人倾其毕生精力于科场,这一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专制B.扩大了统治范围基础
C.优抚了老年士人D.导致了宋代积贫积弱
2024-04-29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