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 题号:22894575
东汉末年,曹操重用了一大批儒学之士或有儒学背景的官吏,却又在“求才三令”中,将“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等作为取才标准。可见,曹操求才用人(       
A.不屑于儒家饱学之士B.看重门阀士族与豪强
C.以服务现实政治为要D.着眼于选官制度变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某学者认为,周爵与秦爵在宏观上“确实存在着密切关系”,秦爵“承袭了‘爵’的形式,用作个人品位,其上辐辏着优厚权益,具有确定社会身份的功能”。这表明先秦时期“秦爵”(     
A.维护了周天子崇高地位B.构建起统一的国家观念
C.有利于血缘关系的强化D.显示出浓厚的贵族气息
2021-10-10更新 | 1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摄州县,诚旷职耳”,表明中央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下面为中国古代监察地方官员的体系演变图,其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御史大夫②行御史台③给事中B.①御史台②府州军监③按察使司
C.①御史中丞②都察院③巡抚巡按D.①监御史②肃政廉访司③监察御史
2023-04-14更新 | 5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东汉顺帝临时抽调八位“风俗使”“分行天下”,对“刺史、二千石有赃罪显明者”,要求通过驿马立即上报,直达皇帝,取旨处理,县令以下则就地“收举”。据此,“风俗使”在当时(     
A.保证了监察的规范有效B.拓宽了对地方监察的渠道
C.缩小了基层治理的权限D.体现了法律儒家化的趋势
2023-11-05更新 | 5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