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0 题号:3168559
“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后为《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所承袭,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历代史书注重对循吏记载的根本目的是( )
A.宣扬道德模范B.注重民生
C.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D.加强君主专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据《宋史·职官三》记载:宋代,“凡命官,随所隶迁,以其职事具注于历(也称历纸,用于记录官员履历或功过),给之于其属州若司,岁书其功过。应升迁授者,验历按法而叙进之”。此记述可用来说明,宋代
A.皇权专制统治空前加强B.官员升迁受到了严格限制
C.地方官员追求任职政绩D.官员考核实现档案化管理
2022-03-06更新 | 2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科举取士考试内容经历了隋唐以诗赋为主,宋代以论、策和大义为主,明朝则以八股取士。通过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直接反映了
A.深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需要
C.科举考试更加科学合理D.人才选拔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016-11-27更新 | 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唐代的郎官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史载:“尚书天下之本,郎官皆为清秩,非科名文学之士,罕与其选。”唐后期,中央委派郎官担任御史,或与御史台长官相互转任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一做法旨在
A.提升科举考试地位B.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提高行政办事效率’D.防止官僚主义滋长
2021-04-16更新 | 2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