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6375257
史书载:九品中正制之设“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尤有乡论余风”。这表明实行之初的九品中正制
A.沦为士族垄断政权的工具
B.可以防范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C.完全不同于汉代的察举制
D.主要以出身门第为选拔标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汉代察举孝廉起初分为区察举,后来演进到按照户口数比例分配,制为定额,由是参与政治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按照人口比例来选拔。汉代察举制度作出这样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彰显公平公正
B.保障人民权利
C.缩小经济差距
D.政府扩大统治基础
2018-05-01更新 | 2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83年湖北张家山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包括《二年律令》,内称:“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这一规定
A.旨在增强中央权威维护统一
B.促进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
C.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责任意识
D.目的是厉行法治突显皇权至上
2019-03-27更新 | 5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魏晋期间,门阀政治形成以后,士族地主内部的高下序列,由于相互之间为各自利益的政治争斗不断,仍有升降,可以说门阀士族在相互斗争中发展,而竞争使其在一定时期内的统治得以维持。据此可知,门阀政治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客观上维护了统治秩序
C.加剧了士庶之间的对立
D.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2019-07-22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