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8548985
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思考

在中国,与文化同一性一样重要的是,各时期都存在着惊人的政治上的统一。这一点在相当大程度上可解释为:是由于中国文明,这个唯一在任何时候都未产生过祭司阶级的伟大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固然,皇帝也是祭士,他为了所有臣民的利益而向苍天献祭,但是,他履行的宗教职责比起他的统治职责来,始终居于次要地位。因而,存在于欧亚其他文明中的教士与俗人之间、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巨大分裂,在中国是不存在的。中国也没有与印度史诗相当的东西,因为印度史诗饱含玄学,其内容多与个人的灵魂得救有关。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

——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注:L.S.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全球通史》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来的世界》两册。由于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即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整体,从全球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本书一经问世,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1)概括材料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要观点
(2)儒家代表人物是如何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优秀政治文化传统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百姓安业,衣食足而有恒心,知孝悌忠信之教,率之易从,劳之不怨,心附于上,固而不可摇也;化行政肃,无奸完盗贼之患,设有之,不足为虑,盖有歼灭之备,而无响应之虞也。       

——《二程遗书》

材料三   元明清时期,旧民本思想已经走向末路,这一事实,激发了正义思想家进行改造的志向,他们或把民本思想从“民本尊君”的体系中剥离出来,全面倒向左翼,强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否定君主存在的合理性,或者在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全面的改造和创新,既肯定君主制度的存在,又反对任何专制君主,如黄宗羲、唐甄等在抨击君主专制、强调万民地位中形成的“新民本”思想。

——摘编自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二程的民本思想的新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正义思想家们”主要代表人物,并概括“新民本”思想的基本特点。
2021-04-28更新 | 9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自汉代起,儒家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保守方面”的主要表现。并且指出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二,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2018-12-04更新 | 2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两千多年以来,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家学派,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比如提倡仁爱等;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比如尚贤用能等;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比如强调精神自由等;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比如倡导法治等。

——摘编自《诸家学派的“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材料三   嫦娥玉兔、夸父墨子、鲲鹏天眼、天河蛟龙、麒麟天宫、北斗东风,这些大国重器的中国式浪漫,为什么我们一听就懂?……三山五岳、长江黄河、塞北江南,不仅哺育了我们的农业、牧业,更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底色,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摘自公众号理性之锋(ID:history84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四家的核心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学对韩国的积极影响。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今天我们倡导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
2020-06-10更新 | 2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