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9612390
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通过学习礼仪,通过法治,小人可以变为君子,普通人可以变为圣人。这体现了
A.以礼治国的主张B.人伦教化的必要性中
C.无为而治的思想D.严刑峻法的理念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朱熹强调:“修齐治平”。其反映的共同主张是(       )
A.人本主义B.经世致用
C.重道轻器D.积极入世
2016-11-27更新 | 1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荀子认为臣子应该“以道事君”,遇有君行不符“君道”,臣则“从道不从君”。荀子这一言论
A.旨在限制君主专制制度B.显示了儒家的历史使命感
C.否定了君臣等级关系D.蕴含了权力制约与平衡设想
2019-11-23更新 | 1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3】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2019-01-30更新 | 45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