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上饶市第六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 八年级 期末 2023-02-08 3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liàng)       (hè)       落(zháo)       然不同(jié)
B.静(nì)       (kuàng)       (kǎi)       然大悟(huǎng)
C.妹(zǐ)       (dǎng)       开(zhàn)       为一谈(hǔn)
D.清(chéng)       (shà)       弄(shì)       美不收(shèng)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四个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首当其冲,鞠躬尽瘁。
A.诲人不倦B.学而不厌C.首当其冲D.不耻下问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B.①③④⑤②C.②④⑤③①D.①④⑤③②
2017-09-27更新 | 5932次组卷 | 57卷引用:湖南省武冈市第三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B.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C.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023-02-03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六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充分认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删去“必要性”)
B.我们能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取决于平时在学习上是否刻苦努力,是否做到了无愧于心。(在“取得”前加“否”)
C.除90后网络红人李子柒之外,“办公室小野”、滇西小哥等网红都在海外视频网站受到欢迎,出现了集体出海。(在“集体出海”后加上“的现象”)
D.第六届“创青春”汕头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情,充分展现了我市青年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将“热情”改为“热潮”)
选择题 | 较易(0.85)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健康饮食,一要保证食物多样性,营养均衡;二要适当摄入粗粮和果蔬。
B.春天到了,这些花呀,草呀,风呀……等都在天地间自由地奔放着生命。
C.谈到如何有效提高自己薄弱学科的成绩?小黄认为自己已有周详的计划。
D.“不。”他蹲下身来,仔细看看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
2023-01-29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三校创新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7. 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韩愈《晚春》)
(4)双兔傍地走,_________?(《木兰诗》)
(5)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_________,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7)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8)蒙曰:“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2023-02-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六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8. 九年级(1)班开展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系列活动,全班同学准备制作一本班史,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1)【总揽全局】
你如果是本次班史的总编辑,请为班史设计一个简洁而又富有文学性的名称,并说说命名缘由。
命名《_____》;缘由:_________
(2)【招贤纳士】
为了更好地完成班史,有三个工作组招募贤才,请根据示例再写出一个组工作的主要内容入选要求
【示例】文字编写组:负责文字稿件的统筹和编校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文字整理能力。
备选:(设计制作组、资料收集组)________
2023-02-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六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箫鼓追随春社近”一句是如何传达出陆游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的?请具体分析。
10.表现理趣是宋诗一大特点,请结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具体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容易(0.94)
11.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__学派,而孔子是___学派的创始人。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问其__________
②及其日中如探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2. 现代文阅读,回答下列各题。

稼禾观尽,灯火可亲

胡妍妍

饶有趣味地写作的人,也常会被读者饶有趣味地想起。有些时刻就会让人想到作家汪曾祺。

②立夏,在绿荫窗前剥着蚕豆,听着楼下传来的铿铿切菜的声音,会想起汪曾祺笔下故乡的野菜、昆明的吃食,他的食豆饮水斋,他的《肉食者不鄙》或者《鱼我所欲也》——寻常的饮食,却被他写出了让人惊艳的满足感,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③逝世20年,汪曾祺依然不过时,好读而且耐读,像他的一部小说的名字晚饭后的故事,适合闲下来慢慢翻阅,读出灯火可亲。他不是挑理想读者的作家,相反,他相信写得好还是不好,普通人的感受准着呢,他挑剔的是作家的暗功夫——写作背后的视野、情怀、趣味和本领,而这正是直到今天对中国当代文坛来说汪曾祺依然独特、依然值得研究的原因所在。

④作品有了读者,对汪曾祺来说是件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事。他曾经听说,有两位大队书记在开会间隙,在会议桌的塑料台布上,用圆珠笔一人一句、一字不差地默写出了他的小说《受戒》最后明子和小英子的对话。这件事既让他感动,也让他感慨写作的严肃性:一部作品到底能在精神上给读者一些什么呢?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他那里是一个更朴素、古典的想法:总得有益于世道人心吧。这是他的自觉之一。

⑤自觉之二,更像是作为作家的一种自知之明。生活是作家和读者的交集,也是世道人心最亲切的载体。第一应该有生活,第二是敢写生活,第三是会写生活。每到一地汪曾祺爱去的是菜市场,生鸡活鸭挨挨挤挤,瓜果蔬菜热热闹闹,让他闻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井淘三遍吃好水,生活的滋味也不是一次淘得清的。

⑥由此便能理解汪曾祺给故乡高邮文游台的那幅留墨,不是沧海尽观,不是天下尽观,而是稼禾尽观,因为稼禾里藏着结结实实的百姓生活,藏着世道与人心。

⑦在汪曾祺看来,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点,这话是不能成立的。就如同说一幅画不错,线条差点,一首曲子不错,节奏差点,一样不能成立。语言不好,小说肯定不好。

⑧光语言一项,就让汪曾祺在当代作家中脱颖而出。他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几乎到了苦口婆心的地步。他用揉面作譬,面揉到了,才筋道有劲儿,语言也得反复抟弄。写一句想一句,出来的语言往往是松的,散的,不成个儿。还真应了俄国作家巴前连柯那句作家是用手思索的。他同样认同每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所以,一个作家应该从语言中得到快乐,想方设法地为自己在生活中捕捉到的印象找到那个最好的说法。他强调语言写到时才有味,但这里的还不是生僻,是把平淡的字词用得新鲜有味,这里的平淡还不是,是第二次的平淡,是苏东坡的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是绚烂之极的平淡。

⑨不能忘者,是文字的魔力,是书写的意义,是美。作家写的正是这不能忘吧。当汪曾祺以平淡之笔写下他的不能忘的回忆时,竟唤起了读者如此熟悉的感觉,甚至勾起了对从未经历之事的回忆。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一切的盛大在他那里都化成亲切。多少人读完他的小说,像《受戒》最后的水鸟似的,擦着芦穗,扑噜噜噜地飞走,满意,惆怅,又恋恋不舍。汪曾祺曾经借沈从文思考过什么是艺术生命的问题:为什么沈从文的作品现在还有蓬勃的生命?他在沈从文的小说里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长河》里的天天所说的:好看的应该长远存在。用这句话来理解汪曾祺的艺术生命,同样是合适的。

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这是汪曾祺在《我为什么写作》中的自白,最终,他将自己活成了和笔下的作品一样的模样。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19日,有删改。)


(1)关于汪曾祺文学创作主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应该有益于世道人心。
B.作者应该有生活,敢写生活,会写生活。
C.语言需要反复斟酌,不能写一句想一句。
D.语言可以“生僻”,但也要新鲜有味;可以“寡”,但也要绚烂。
(2)第④段叙述两位大队书记的事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汪曾祺的作品受读者喜爱程度之深。
B.表达了汪曾祺对他的作品影响读者正常工作的担心。
C.这件事加深了汪曾祺对写作严肃性的思考。
D.这件事提升了汪曾祺对作品精神有益于世道人心的自觉。
(3)联系全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两个“趣味”在文中的含义。
饶有趣味地写作的人,也常会被读者饶有趣味地想起。
(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⑤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井淘三遍吃好水,生活的滋味也不是一次淘得清的。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红橘甜了》,完成各题。

红橘甜了

骆驼

①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是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②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地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 ”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③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他也赶快尝尝。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

④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他还会将红橘分一些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吧,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味道越来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几个橘子啊! ”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⑤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⑥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

⑦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 ”听了父亲的话我别过脸去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13.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①十多年前,父亲和我一起种下红橘苗;自此,父亲精心侍弄它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两处画线句是父子说的同样的话。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处同样的话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异同。
15.文章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甜”的含义。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16. 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

请以“原来,我也很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65成语和熟语
30.65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40.85修辞手法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60.85标点符号
二、名句名篇默写
7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80.85意见建议  活动设计
四、诗歌鉴赏
9-100.4陆游(1125-1207)  诗
五、文言文阅读
110.94列子(约前649-前606)  寓言神话类课内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20.65散文
13-150.4散文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词句理解与赏析  标题含义
七、作文
16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