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北安八中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 八年级 期末 2018-04-23 3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名(nì) 禁(kù) 周(jì) 无消息(yǎo)
B.蛮(hèng) 热(zhì) 酒(sì) 首低眉(hàn)
C.吹(xū) 然(qiāo) 不(xùn) 深痛疾(è)
D.首(qiáo) 留(zhì) 和(ǎi) 广无垠(mào)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轩昂       躁热       粗糙     油光可鉴
B.简陋       落弟       俭朴     筋疲力尽
C.窒息       仁慈       蒙昧     为富不仁
D.慰勉       畸形       愚钝     诚皇诚恐
2017-11-08更新 | 1060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联考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素质测查(一)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预告片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2024-03-28更新 | 317次组卷 | 6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邵家桥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的是(        
A.在建设三峡大坝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困难,他们都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的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活禽交易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2016-11-18更新 | 64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四中八年级上学期综合素质评估考试语文试卷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5. 请仿照下面波浪线句子,再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仔细观察下面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2018-04-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北安八中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7.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来说,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金脸银脸代表神秘。
B.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小说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武松,吴用,关羽,林冲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C.抒情散文《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西北军民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D.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其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8. 下边是一份按书信格式写的申请书,其中格式和内容各有一处错误,请改正。
申请书
敬爱的团支部:

您好,我是一名初二学生,我叫李丽,我申请加入共青团这个优秀又先进的组织!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或后备军。

我们不是在为明天奋斗,不是在为完美的今天奋斗,是在为我们不完美的今天奋斗。我们只争朝夕发奋求知,立志成才,有创造精神,也有创造激情,善于实践,敢于适时冒险,以我们事业的虎虎生机创造祖国的龙腾盛世!

我们是青少年,更应该从现在努力,所以请组织批准我的入团请求!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李丽

2017年5月4日


(1)格式上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上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_____“或”改成“_______
2018-04-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北安八中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六、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9. 古诗文默写
(1)绿水逶迤,芳草长堤,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4)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
(5)《雁门太守行》诗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赤壁》运用议论手法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0. 名著阅读
(1)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2)填空
_______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_花了足足十三年时间写的科普巨著,他从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________
2018-04-2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北安八中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八、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11. 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三组姓名取自不同年代,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第三组姓名命名的用意,并概括这三组姓名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第一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富贵 冯有时   谢满金
用意:对物质财富的向往
第二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马约翰     赵安娜    杜丽莎
用意:对外来文化的仰慕
第三组(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孙多思        王笃志  刘致远
用意:___________
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名字,内涵丰富,或寄托期望,或蕴含志趣。请仿照示例,按照要求,为下面小孩取名,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解说所取之名。(所取之名,含姓为三字:解说语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
示例 :蒋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踏实努力。
姓名:蒋力行    解说:与其聒噪不休,不如身体力行。
张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心胸宽广。
姓名:__________
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地遨游蓝天。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再三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一句话演说:“据我所知,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018-04-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北安八中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九、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富贵不能 (      )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4.焉得为大丈夫乎”和“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分别指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1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治国安民》

【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6.给句子划分一处节奏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入则无法家(      )          (2)百姓不 (          )
18.翻译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1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_________。乙文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 _______ (用文中句子回答)。

十、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老家的树

①不用说,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只有松柏,才能挺立在严寒中,擎起一树清郁的墨绿。可是,小时候,只记得松柏总是种在一些大户祖茔的墓地上,每回经过,就觉得雪地里的黑松林,特别神秘,特别恐怖,黑黝黝里面藏着些什么,心里认定那些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读书之后,书中有数不尽的松柏颂歌;不管书上怎么说,我还是喜欢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树。我喜欢:柳的娇柔、榆的粗犷、白杨的潇洒,我喜欢槐、椿以及各种常见的树木,我还是不喜欢松柏,总觉得松柏不是我们的。直到我走出了家园,跋涉过千山万水,看遥了人世的冷暖沧桑,渐渐地,我才懂得,松柏,是多么可傲的树!

②松柏,挺立在山峦最高处,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树产出一种生命的风范来。它站在高处,超脱于红尘之外,让群树仰望,仰望而无法企及。松柏,虽然享有无数的赞颂,却也承担着千古的寂寞啊!在红尘之中,那些不甘寂寞的人,却想借着松柏的风采,让自己伟大起来,崇高起来,这是何等的自私和愚昧啊!因此,一想到老家的原野上的那些松柏被种在坟地里,我就为它们感到屈辱与难堪。可是,我也更懂得:为何在大风雪的旷野中,松柏要傲然挺立,擎着一树墨绿抗拒严冬的淫威了。是的,冬天的淫威,可以让柔弱的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

③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那些树木,当然,我更想念老家的人,想起那劳苦而沉默的人们,许多熟悉的面孔,就浮现在我眼前!那与我血肉相连的亲人,您们可好?三十多年的岁月,三十多年的动乱,可曾把您们摧折?知道吗?今天对你们,我是如何地想念!

               (选自台湾作家郭枫的《老家的树》)

注释①[祖茔](yíng) :祖坟

20.作者对松柏的认识和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1.第①段写“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的作用是什么?
22.文中“生命的风范”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第②段文意最少概括出两点。
23.结合全文的主题来看,本文中的“严寒”和“松柏”各象征什么?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直到看见香味为止

①朋友是一间盲人重建中心的长期义工,因为他的邀请,我们聚集了一伙人前去进行为期一天的盲人体验生活。

②在众人的鼓励下,我成了第一个志愿者。我被允许先对周围环境做一番了解,用所有可以想到的法子尽量去记忆。朋友糊涂,忘了我具有惊人的3D立体感,建构、解构物体的面貌是轻而易举的事。我自信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在脑海中绘制一份这房子的缩小平面图,顺利通过考验。

③十分钟不到,我准备妥当。按照吩咐我闭上眼睛,眼睛套入罩子内,罩子外再紧紧缠绕一层深色不透光的长巾,世界被缩短到仅仅于我的眼前、布巾之间,里头除了黑暗一无所有。

④漆黑中,有人牵起了我的手,带着我一步一步踏到再熟悉不过的房间外。记得右转左侧是会客厅,左转到底是餐厅,直行是漱洗室,即便失去观察景物的工具,我仍能保持空间与距离的敏锐感官,对此我引以为傲,并对牵引我手的人说:“这有什么难的?瞎了有什么可怕的?”

⑤为了证明我所言不假,我挣脱了她纤细柔嫩的小手,谨慎维持着步伐,一会儿就到了会客厅,顺利绕过了沙发,避开了短凳,伸手抓起一个置于茶几中央水果盘内的橘子,送了一瓣酸甜的橘子到嘴里,我算准位置往后倾倒,安稳躺在搁着靠枕的椅子内,虽然看不见自己,但知道脸上的表情一定得意,心中态度肯定轻佻。

⑥“分我吃一点可以吗?”那人提出了要求,要求不过分,但问题出现了,我听见声音来源,锁定她的方位,可我不清楚她的身材,手不知道往哪个高度摆。于是我拿着橘子的手在半空中试探,试遍上中前后左右下,次次落空,直到她的手握住我的手腕,引导我失措慌乱的手指到定点,等我摸到一块饱满富有弹性的肉块,才确定我的手已到达了她的唇边。

⑦“谢谢你,很甜,很好吃。”她的音色细而婉转,就像山涧中的干净泉水,明知我出糗而不嘲讽我。

⑧“好像不是那么轻松。”我搔搔头,想找个台阶下,企图解开布巾,却被她阻止。

⑨“再等一下下好吗?”谁能拒绝一个语带乞求,且诚恳待己的人呢?至少我不行。“转几圈回到刚刚来的房间,一切就结束了。”她轻描淡写地说着,似乎没注意到我踌躇的脚步。

⑩意外总是出现在意想不到的诡异角落,正当我接近房间,以为再不久便能逃出这窘境时,竟然误踩中一支滚落在地板上的圆珠笔而摔倒,四脚朝天的姿势狼狈可笑,羞耻让我勃然大怒。

⑪“说好只是体验而已,你们玩真的?”明明她就在我身旁,却没有扶我一把,任凭我跌倒而不顾。我不在意受伤,难过的是这女孩的险恶,她分明是乘机报复。

⑫于是我咆哮,用力扯下眼睛上的遮挡物,恢复我的视线与光亮,却一下噤声不再言语。

⑬在我眼前的她,是位盲眼的女孩,她着急地弹开手杖到处探查我的所在。等她颤抖的手捧住了我的脸,那时她才流出眼泪哽咽地说:“对不起,你没事吧?”

⑭朋友和中心的人听见骚动从远处的楼梯跑下。

⑮“怎么了?”大家七嘴八舌地问。

⑯“我没事,只是看见久违的光亮,不过被感动罢了。”

⑰失明后,我居然看见了肉眼看不到的东西,那是属于心的独特芳香。

2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5.第⑤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26.本文以“直到看见香味为止”为标题,有什么妙处?
27.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28.本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
2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可以删去吗?说说原因。
30.文章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作用是什么?
31.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夏季,不少人爱以喝饮料代替喝水。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给这些人写几句建议的话。
2013-07-15更新 | 419次组卷 | 6卷引用:2013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卷

十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32. (1)、请以“品它千遍不厌倦”为题写一篇作文。
(2)、步入初二,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你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你的斗志,磨砺了你的意志,让你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你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你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体育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你的身心,也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
请以“初二,让我更            ” 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⑤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语言表达
1
综合性学习
3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易误读常见字
20.94字形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70.65文学常识综合
二、语言表达
50.8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三、综合性学习
60.65漫画类
80.65申请书
110.4文段综合
四、名句名篇默写
9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名著阅读
100.65外国作者  其他
六、文言文阅读
12-150.65中国古代作者  议论说理类
16-190.4孟子(前372-前289)  议论说理类
七、现代文阅读
20-230.15散文
24-270.65小说
28-310.85说明文
八、作文
320.65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