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河南 八年级 期末 2020-11-01 42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事(chāi)          (chú)        (qiāng)          恹欲睡(yàn)
B.婆(suō)            (qí)          实(hāng)            摩肩接(zhǒng)
C.奔(sāng)          临(pín)        隙(xià)             如坐针(zhān)
D.劲(qiú)            (yú)          娌(zhóu)            舻相接(zhóu)
2020-10-25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狼籍          颓唐          斑斓          巧妙绝伦
B.俯瞰          深渊          凋谢          坦荡如底
C.暄嚣          蒙昧          劳碌          惟妙惟肖
D.教诲          浩瀚          簇拥          络绎不绝
2020-10-2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预告片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2024-03-28更新 | 252次组卷 | 6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邵家桥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选出下面这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①④②③⑤B.①③④②⑤C.③④①②⑤D.④②⑤③①
2023-04-11更新 | 2240次组卷 | 81卷引用:山东省莒县第三协作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5. 名著阅读。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膀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他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段文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_________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尔布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请你列举两个例子印证这一点。
2020-10-25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6.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渔家傲》一诗中,描绘海天相接,星河流转,千帆竞逐的图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谈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2020-10-2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学校组织八年级同学开展“探寻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是一则关于“非遗”活动的新闻,请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字以内)

4月6日,无为县文广新局联合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邀请无为省级非遗项目——无为剔墨纱灯传承人朱晓钟在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举行了“非遗进校园”公益活动。活动由纱灯展览、历史讲解、制作演示三部分组成。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地与项目传承人交流学艺,并现场参与了纱灯的制作和组装。

此次活动把“非物质遗产”这个抽象的概念,鲜活地摆在同学们的眼前,让他们最直观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地把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落到实处,并在同学们心里播下非遗保护的种子。


(2)本次活动还在校园中开设专栏,需要进行“文化遗产”知识普及。请你结合下图及链接资料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进行简要说明。
链接资料:

图案原型是“四鸟绕日”金饰。“四鸟绕日”金饰,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1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


(3)下面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关于“芜湖铁画”的资料卡片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不妥之处,请提出修改意见。

遗产概述:芜湖铁画,也称“铁花”,安徽芜湖特产,①为中国独具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铁画是以低碳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②它提取了我国传统国画的构图法,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融为一体,“以铁代墨,以锤代笔”,千锤百炼,锻制而成。

2020-10-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①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离去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④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⑤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⑥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我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⑦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⑧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⑨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⑩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⑪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⑫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⑬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⑭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⑮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8.文章叙述了母亲注视“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概括。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10.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1)“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一句中的“才”能否删去,为什么?
(2)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11.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2022-11-29更新 | 211次组卷 | 16卷引用:【校级联考】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2017-2018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欣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⑧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⑨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12.简要说明选文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13.从选文第③段或第⑤段中任选一例,说说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至少两种),有什么作用。
14.文中运用了好多副词、描写性词语,语言准确,耐人寻味。请你从第④段中任选一例进行品析。
15.本文为何用逻辑顺序介绍苏州园林,而不运用空间顺序?
2020-10-25更新 | 35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选自《新百喻经》)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北之塞   惩:苦于B.杂然相     许:这样
C.固不可       彻:通达,这里指改变D.—朔余     厝:安置、安放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8.语段(一)中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19.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2020-10-25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0.开头两句是如何表现战争的紧张气氛的?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
21.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作文

溪水,因游鱼而灵动;田野,因庄稼而丰饶;山峦,因雾霭而神秘;天空,因云彩而绚丽……


请将题目《我的世界因 而美丽》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3.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他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段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男孩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男孩内疚地把它捧回草地。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20.65常见易错字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衔接与排序
二、名著阅读
50.65法布尔  《昆虫记》
三、名句名篇默写
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7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徽标类  拟写新闻标题、导语
五、现代文阅读
8-110.65散文
12-150.65叶圣陶(1894-1988)  事物说明文
六、文言文阅读
16-190.65列子(约前649-前606)  寓言神话类对比阅读
七、诗歌鉴赏
20-210.65李贺(790-816)  诗
八、作文
220.65半命题作文
230.4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