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19-03-25 83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___________,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礼记   学记》)
⑵舟覆,乃见善游;马奔, ___________ 。(《淮南子 说林训》)
⑶用志不分,____________ 。(《庄子   达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
⑸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刘禹锡 《陋室铭》)
________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2019-03-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2.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海南是海域辽阔、岛屿众多的省份。海南省管着约2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其中南海作为中国四海的浓缩精华,她富饶丰yíng,能够为你打开中国的蓝色宝库,她深suì宏远,可以带你感受海洋文化的深厚底。同时海南省所辖海域上还  A.星罗棋布B.鳞次栉比) 地分布着600余个岛、礁、滩和沙洲,其中海南岛最大,总面积达3.39万平方千米,全省海岸线长达1811千米,大小港湾有84处,是中国      (A.首屈一指B.名副其实)的第二大岛。


(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管          )     ②底(           )   ③丰yíng(              ) ④深suì(           )
(2) 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2019-03-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B.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广泛开展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C.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D.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2019-03-2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获得本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后,多家媒体强聒不舍地争先报道。
B.刚刚落成的畅游阁巍然立于邕江北岸,飞檐斗拱鳞次栉比,为邕城增添了悠悠古韵。
C.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D.南宁六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城。
2018-06-05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考前20天终极攻略 倒计时:第17天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选出下面这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①④②③⑤B.①③④②⑤C.③④①②⑤D.④②⑤③①
2023-04-11更新 | 2330次组卷 | 82卷引用:山东省莒县第三协作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6. 名著阅读

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

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

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被扣下了。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吵翻了天。

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姥姥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

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

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1)上面文段节选自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作品      。请你写出作者其他两部自传体小说                     
(2).节选部分描绘了阿廖沙童年生活的环境,为什么阿廖沙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能成长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019-03-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真题
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2012~2016年我国老年人口统计表       (单位:万人)
指标        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
60岁以上人口1939020243212422220023086
占总人口比重14.3﹪14.9﹪15.5﹪16.1﹪16.7﹪

表二 我国老年人消费规模预测                    (单位:万亿)
指标          年份20162020203020402050
消费金额3.25.316.634.560.4

(1)表一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9-14更新 | 37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株洲卷)语文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真题
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1)至(2)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一个“_____”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作者通过“_____”“_____”和“只恐”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
(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来信均悉,兹再汇汝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己告罄?汝苟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有汝父庇荫,固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稿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也。(选文有改动)

张之洞《复儿子书》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非宁静无以致远
(2)险躁则不能冶性
(3)不需此
(4)特汝不应若
10.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1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1)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12.认真阅读甲、乙两篇文章,试简要分析两位父亲写给孩子的家书,他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019-03-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人贵立志。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由此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既是指引又是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后来,他在中法战争中坚决抵抗法国侵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的《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在求学时代,即立志救国救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为了救国救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在1917年暑假,他带着一把雨伞、一双草鞋,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走访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同年寒假,又赴浏阳进行调查。1918年至1920年间,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他利用去北京和上海之便,相继深入河北长辛店、山东泰山和曲阜等地进行社会考查。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去萍乡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这些社会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通过社会调查,他更加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⑥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为了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4.选文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5.选文第四段与第五段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
16.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古代学者程颢和王阳明告诉我们:无论治天下还是学习都要先立志。
B.仅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来树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
C.一个人,只要能立下大志,就一定能为国家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D.左宗棠心忧天下,面对外国侵略,赴西北指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丁香花

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哪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在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的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 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 美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

17.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一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_________二识丁香花→________识丁香花。
18.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9.阅读下面句子,思考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     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0.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1.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从丁香花儿的哪些特点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2019-03-25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自然、人生都少不了碰撞。就像浪与礁的碰撞,激扬声势;刀与石的碰撞,磨砺锋刃;思想与情感的碰撞,丰盈灵魂;理想与信念的碰撞,铸就人生。


请以“碰撞”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⑶字数不少于600。⑷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9-03-2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3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9-12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字词书写
20.65字音  字形  词义辨析
三、选择题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85成语和熟语
50.65衔接与排序
四、名著阅读
60.65高尔基  名著导读
五、综合性学习
70.4简明、连贯、得体  图表类
六、诗歌鉴赏
80.4李清照(1084-1155)  词
七、文言文阅读
9-120.65诸葛亮(181-234)  议论说理类  日常生活类
八、现代文阅读
13-160.4杂文
17-21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九、作文
220.4成长与人生  道德与社会  传承与创新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