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陵城江山学校等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19-10-23 27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文武双全,横扫燕赵建奇功;人如其字,刚正威武有气节。下图是颜真卿著名的楷体名作《颜勤礼碑》局部,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构阔大端庄,巧拙相生,雍容大方。
B.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飘逸而端庄。
C.章法紧凑茂密,丰腴雄浑,气概凛然。
D.用笔横细竖粗,方圆并用,雄健有力。
2. 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武警反恐部队锐不可当,救出人质后,一举端掉了恐怖分子的老巢。
B.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鼓舞人心,气冲斗牛,震耳欲聋
C.壶口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场面让人惊心动魄
D.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会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2019-10-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陵城江山学校等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的播出,使十几件“国宝”的传奇也被带到观众眼前。
B.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有三百六十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C.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D.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2019-10-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陵城江山学校等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备受关注的文艺演出,你是参加?还是不参加?
B.我市推动医药产业前后延伸,全力建设医、药、养、游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聚示范区。
C.近几年来,共享的经济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该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
D.中国战机隐身技术之父李天曾说:“荣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要有一种精神,要为科学事业扎扎实实做点工作”。
2019-10-21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陵城江山学校等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乡关”在古诗词中还被称为“故园、故国、桑梓、家山”等。
B.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古代在边境建造防火台,通常在台上放置干柴或狼粪,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
C.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D.“萧关逢候骑”中的“候骑”指一人骑一马。
2019-10-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陵城江山学校等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6. 默写。
①《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现江水平静、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诗中有画,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之一。如果说崔颢《黄鹤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幅具有柔性美的图画,那么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一幅具有刚性美的图画。
2019-10-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陵城江山学校等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名著导读。
①《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本书是由_____国作家_____ 编写的。“红星”象征着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国演义》中被称为“三绝”的是:智绝______、义绝______、奸绝______
2019-10-2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陵城江山学校等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春寒

宋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①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坐着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派的活动处于低潮。
①“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8.本诗的体裁是______。颔联中的____________体现了“春寒”。
9.本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B.乘奔御风   大小之狱,不能察
C.春冬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D.沿溯阻   𪩘多生怪柏
11.文中第二段描写夏天的水,用了什么手法?
2019-10-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陵城江山学校等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2.用“/”给下列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1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母谓曰               射于家圃
B.汝父               可以师矣
C.吾问                 何陋
D.平居教他子弟     人不堪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1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019-10-2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陵城江山学校等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爱恨交加说臭氧

①大气中臭氧层对地球生物的保护作用现已广为人知——它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动植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为了弥补日渐稀薄的臭氧层乃至臭氧层空洞,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比如推广使用无氟制冷剂,以减少氟利昂等物质对臭氧的破坏。世界上还为此专门设立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由此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受到保护的臭氧应该越多越好,其实不是这样,如果大气中的臭氧,尤其是地面附近的大气中的臭氧聚集过多,对人类来说反而是个祸害。

②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含有3个氧原子。大气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离地面有10~50千米,这才是需要人类保护的大气臭氧层。还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仍能对阻挡紫外线有一定作用。但是,近年发现地面附近大气中的臭氧浓度有快速增高的趋势,就令人感到不妙了。

③这些臭氧是从哪里来冒出来的呢?同铅污染、硫化物等一样,它也是源于人类活动,汽车、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在车水马龙的街上行走,常常看到空气略带浅棕色,又有一股辛辣刺激的气味,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光化学烟雾。臭氧就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它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转化而成的,比如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随着汽车和工业排放的增加,地面臭氧污染在欧洲、北美、日本以及我国的许多城市中成为普遍现象。根据专家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估计,到2005年,近地面大气臭氧层将成为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④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在0.012ppm①水平时——这也是许多城市中典型的水平,能导致人皮肤刺痒,眼睛、鼻咽、呼吸道受刺激,肺功能受影响,引起咳嗽、气短和胸痛等症状;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原因就在于,作为强氧化剂,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当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时,就会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应,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对那些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臭氧的危害更为明显。

⑤从臭氧的性质来看,它既可助人又会害人,它既是上天赐与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目前,对于臭氧的正面作用以及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臭氧层,人们已达成共识并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对于臭氧层的负面作用,人们虽然已有认识,但目前除了进行大气监测和空气污染预报外,还没有真正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解决。

1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臭氧能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紫外线,能对地球生物起保护作用。
B.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近地面的臭氧浓度快速增高会造成地面臭氧污染。
C.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如果在近地面空气中浓度超标,就会危害人类健康。
D.臭氧既可助人又会害人,但只要进行大气监测和空气预报,就能克服负面影响。
17.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
18.根据文意,指出下面句子中加词语的比喻意义。
它既是上天赐与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
①“保护伞”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毒药”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0-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陵城江山学校等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扁担的一生

范宇

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概,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已60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19.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 ),第③段应填(      )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20.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

上好的木材→____________________→渐弯的扁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
22.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3.“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24. 找出并修改下面文体中的五处错误。

征稿启事

为丰富校刊“中学时代”的内容,特征求下列稿件:园丁颂歌,班级新事,学习心得,读书笔记,思想火花和文艺创作等。

来稿要求观点鲜明,文字简洁生动,字迹清晰,篇幅以不超过千字为宜。请写明真实姓名和所在班级。

祝大家学习进步!

《中学时代》编辑部2009年5月4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0-2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陵城江山学校等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5.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8-07-10更新 | 1466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文学常识综合
20.85成语和熟语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85标点符号
50.85文化常识综合
二、名句名篇默写
6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名著阅读
70.65文学常识综合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三国演义》
四、诗歌鉴赏
8-90.65
五、文言文阅读
10-110.65郦道元(470-527)  中国古代作者  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12-150.65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6-180.65事物说明文
19-230.4散文
七、综合性学习
240.65文段修改  启事
八、作文
250.65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