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南 九年级 期末 2023-08-21 8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组都相同的一项是(       
A.怯/               宿/夜宿荒野               雕梁画/三拣四
B.拾/点               谲/在旦夕               哗众取/然大物
C.糖/             候/有无恐               铢两相/心如意
D.盘/               /赫扬扬               人事/俭节约
2023-08-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拘泥          烙饼子          不屑置辨          朝朝幕幕
B.支节          探视证          箪食壶浆          天仑之乐
C.狡幸          棉夹袄          如雷惯耳          涓涓细流
D.岔气          吃筵席          两肋插刀          骂骂咧咧
2023-08-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代社会提倡文化交流,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有包容精神,要加以批判吸收,而对于传统文化,①     。二者都不能原封不动,因为原封不动就会失去生命力。在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会努力去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这个矛盾解决好了,达到暂时的统一,②       ,国家的社会生产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解决不好,则会危害社会。只顾前者会流于僵化保守,只顾后者则会失去根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8-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4. 根据课文默写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满江红》秋瑾)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风波》苏轼)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5)挫折与磨难改变不了仁人志士的信念。《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范仲淹的拳拳心语;《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壮志不改。
(6)《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体现作者“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8-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水浒传》中有很多与“酒"有关的故事.请仔细阅读下表,完成探究任务。
人物
故事酒与故事的关联探究发现
大闹五台山酒令好汉狂通过对这几个经典片段的探究,发现小说多处写“酒”有如下作用:
(1)
(2)
杨志酒误好汉差
武松景阳冈打虎
浔阳楼吟反诗酒添好汉愁
2020-06-30更新 | 1763次组卷 | 3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快要结束了,为了纪念你们的初中生活,老师要求你们编一本班史,现在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1)你们的班史命一个有意义的名字。
(2)写一段推荐语,向其他班级推荐你们班的班史。
2023-08-2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寻找木头里的声音

牛放

①木头里一定是藏有声音的,一个懂得木头的人能够发现那些藏匿的声音。

②音乐家是解读声音的高手,他们可以将散落在木质里的声音编织成音乐,像引导清泉样让木质里储存的声音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让那些大地生命、森林鸟语、天空流云经久不衰地穿越时空,流进人们的耳朵。

③而要想找到木头里的天籁之声,需要既懂得木头又懂得音乐的人,何夕瑞就是这样一个人。

④何夕瑞1945年生于重庆荣昌县。他的母亲是音乐教师,早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父亲是南京金陵大学生物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何夕瑞继承了父母的基因而颇有音乐天赋,识语拉琴,只要稍加指点,便能掌握八九分。他12岁时,父母双双被划成了右派分子,命运发生了转折。他13岁当了给人挑送东西的“挑夫”,16岁时,正式叩头拜师成了木匠学徒。何夕瑞天资过人,生就是块当木匠的料。一年后,他的手艺竟然超过了所有的师兄弟,成为师傅最看重的徒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为厂里的文艺演出做了一把二胡,结果这把琴竟成了厂里的宝贝,谁拉都夸琴的音色好,这让他兴奋了好一阵子。

⑤正是这个机遇,改变了何夕瑞。木头与声音结合的魅力,让他如醉如痴。此后,他迷上了制作乐器,而他决定这样干了,九头牛也拉不回头。

⑥1979年,34岁的何夕瑞带着自制的小提琴来到四川音乐学院,恭敬地恳请内行鉴定他的“成果”。他踌躇满志,自制的小提琴在小城荣昌已经是名闻遐迩了,他更希望这把可以登上音乐学府的大雅之堂。然而,教授的话泼了他一头冷水。“这明明是板胡的声音,”教授拉了何夕瑞的琴后说,“不是模仿就能制作小提琴的,一个好的制琴师是在音乐的灵感中获得制琴的技巧。”这番话对于信心十足的何夕瑞来说既是当头打击,又是明路的指引。百折不挠的何夕瑞看到的是后者。他心中堵塞很久的暗渠仿佛一下子被凿通了。

⑦从此他走路睡觉都在想着他的“琴事”,这个初中未毕业的木匠,一边自学乐理、乐器、有机化学和材料学等知识,一边继续探索着制琴技术。他渐渐发现,制琴的木材选择至关重要,而木材材质的好坏,与其生长的土壤、气候、海拔以及树种都密不可分。他越是往深里钻研越是感到事情艰难,也越是被深深吸引。

⑧(A)何夕瑞,一个中国乡镇的木匠,在自己设定的工作目标中迈着坚定的步子。他无数次去到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原始森林里,在高山沟谷之间仔细寻找他认为的优质木材——那种藏匿着万千美妙音律的优质木材。1997年7月他去西藏找木头,在杳无人烟的阿里地区寻找了32天,最后因“弹尽粮绝”困于山中,差点把命丢在藏北。那些经过千辛万苦弄回家的木材是他的宝贝,家里没有谁敢随便动。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将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叮当当,哗啦啦,又是锯又是敲,什么工具都用,什么声响都有设计、制作、失败,再设计、再制作、再失败。木材、时间在他的坚忍中消耗和流失。他的信念也一次又一次地经受着失败的锤炼。

⑨何夕瑞吃尽苦头,终于发现了木头藏匿声音的种种奥妙,终于透彻地掌握了制作小提琴的要领,并完全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这时,他发现自己追求的并不止于此,他要制造的是具有中国元素的“中国小提琴”。何夕瑞认为西方的小提琴体型是西方少女的胴体,宽肩、丰乳,个性张扬;而中国的小提琴应该是唐朝的少妇,削肩、蜂腰、肥骨,含蓄温婉,性格内敛。但是小提琴一旦改变原来固有的造型,声音也势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想将造型与声音完美融合,无疑是个世界难题!因此,中国式的小提琴也许是这位木匠的非分之想罢了。但他生性就是一个善于给自己出难题的人。

⑩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这个重庆荣昌木匠研制的中国小提琴“何氏三圆琴”诞生了。这把有着显著中国特色的“中国小提琴”,震惊了世界。2011年4月30日,何夕瑞迎来了中国国家大剧院的邀请,他研究自制的“何氏三圆琴”走进了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专场演奏结束后,现场长久而热烈的掌声传达出了所有听众的称赞与享受音乐的满足。专家们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琴的音色如同散发着橡木味的陈年窖酒般沁人心脾,从低音到高音,清澈透明,无一杂音,特别是高位音,声如珠现。

好一个(B)何木匠!

一次偶然的拜访,我看到何木匠的院子里堆积了很多木头,知道这些木头都是他从遥远的森林中寻来的,甚至每一根都可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年届七十的何木匠一定不愿意让这些蕴寂着无数美妙声音的木头永远沉睡,他想用他那双灵巧的手将那些酣睡的声音唤醒。然而这些木头却让我为何木匠担心,如果他将它们全部制做成琴的话,一定会被累死许多次的。我看着一天天老起来的何木匠,心中不由为他祈愿:老命只有一条,千万不能硬拼。

(C)何大爷,您还是慢慢来吧!

(选自《第七届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集》有删改)

7.为了寻找木头里的声音,成为好的制琴师,何夕瑞做出了哪些努力?
8.对人物称呼的变化,往往与记叙的内容相匹配,也往往表达作者不同的情感。请仿照示例,分析不同的称呼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何夕瑞:他在找木头和制瑟过程中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用这个称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尊重之情。
B.何木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何大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赏析下面这句话的好处

琴的音色如同散发着橡木味的陈年窖酒般沁人心脾,从低音到高音,清澈透明,无一杂音,特别是高位音,声如珠现。

10.本文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以下是百度百科中“何夕瑞”词条。

何夕瑞,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提琴制造专业特聘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环球弦乐协会贵宾会员。荣获”巴渝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有人认为这一内容应该写入文中,有人认为不应该。请你结合词条内容和原文,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11.本文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简单谈谈。
2023-08-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无悔     无怨     无憾

①“青春无悔、中年无怨、到老无憾”,“时代楷模”黄大年曾在朋友圈里感慨,大跨度的经历难免遭遇各种困难,拼搏中聊以自慰的追求正在于无悔、无怨、无憾。这位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用鞠躬尽瘁的执着和卓越的科研成果,向人们诠释出生命的意义。

②什么是人生?路遥给出的答案是:“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无悔、无怨、无憾,展现的是一种追梦的赤诚、奋斗的执着、超脱的追求。选定好目标,勇往奋进以赴之,百折不挠以成之,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生活,人的精神面貌也会保持年轻。内心一团火焰,不为诱惑所动,不为困难所惧,不为世俗所扰,这正是奋斗者应有的姿态。

③【甲】“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做正确的事,能让人有成就感,也容易激发人的激情。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情,后悔就可能在所难免。“我感到了痛,深及肺腑;我充满了愧,无地自容;我无限地悔,肝肠寸断”。从曾经的高级干部到悔不当初的“阶下囚”,这样的忏悔录警示人们,触碰党纪国法的红线只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做错事会后悔,想做而不做也会让人心中有愧。新买的书还没有开封,对家人的许诺还没有兑现,事业上的目标还没有完成……                 

④【乙】相对于做事,抱怨确实简单许多。工作上不顺心,便抱怨领导不关照、同事不给力:生活上不满意,便抱怨父母不帮忙、儿女不上进。其实,不顺利的事情即便真是别人造成的,也无需过多抱怨,不必拿别人的过错来耽误自己的时间,改变自己终究比改变他人更容易。无怨,意味着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总把别人当成负担和拖累。“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电力工人张黎明,常年奋战在抢修一线,无论三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他常说:“最欣慰的事莫过于看到万家灯火”。抱怨等同于对奋斗的放弃,在实干家眼里,认准了该做的事情,一定会尽力把它做到最好。

⑤【丙】无憾,正在于不以成败论英雄,朝着理想的目标不懈努力。即便耗尽一生都无法到达胜利的终点,回首往事时依然可以无憾地说一句:“我尽力了”。同样是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邹碧华,生前曾说:“如果每个人能让自己完美一点,历史也就会完美一点。完美可能没有终点,但追求完美的过程必将让人终生难忘。”

⑥“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以此勉励人们努力进取、勇敢追梦。做奔跑者,当追梦人,这样的人生,需要勇于担当,更要尽力而为。让我们以奋斗者的姿态,不抱怨,早行动,求极致,尽情翱翔在梦想的天空。

12.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13.根据文章的论证思路,把下列句子按顺序填入文中【甲】【乙】【丙】处,正确的一项是(       
①追梦无悔,奋斗无怨,结果必然令人欣慰而无憾。
②无悔,就要做正确的事
③无怨,就要正确地做事。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①③②
14.根据第③段内容,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其以后后悔,不如现在就按既定目标踏踏实实去干
B.既然以后后悔,不如现在就按既定目标踏踏实实去干
C.即使以后后悔,现在也应该按照既定目标踏踏实实去干
D.与其以后幡然后悔,不如现在就按既定目标踏踏实实去干。
15.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2023-08-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节选自《宋史·杨时传》)


【注释】①时指杨时,宋朝进士。②颢即程颢,与其弟弟程颐均为宋代哲学家、教育家。③[穎昌]地名。④[南]带往南方。⑤[赴]同“讣”。(6)[瞑]闭眼。⑦[游酢]人名。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以是人多以书______________        (2)获有所闻_______________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18.甲乙两文在写作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19.甲文两文都写到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
2023-08-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真题
20.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1.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8-07-10更新 | 1466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易误读常见字
20.65常见易错字
二、语言表达
3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三、名句名篇默写
4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名著阅读
50.65《水浒传》
五、综合性学习
60.65推荐语  活动设计
六、现代文阅读
7-110.65散文
12-150.4议论文
七、文言文阅读
16-190.65宋濂(1310-1381)  人物传记类  读书学习类对比阅读
八、诗歌鉴赏
200.4苏轼(1037-1101)  词  词句赏析  情感主旨
九、作文
210.65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