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 八年级 期末 2019-11-18 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学习语文,阅读经典,总有些人,有些事,让我们记忆深刻;那位没有民族偏见,对鲁迅不倦教的藤野先生;那位让朱自清然落泪,感动无数读者的老父亲;还有西北高原上强挺立的白杨树,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邪的仙人掌……

A.huǐ     qiāo     juè     B.huì     qiǎo     jué     
C.huì     qiāo     jué     D.huì     qiǎo     juè     
2019-11-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优美的曲子,像一条湍急的山溪,从远方奔涌而来,激荡着人们的心,听众们都坐在那里屏息不动。
B.电力工业部正式颁部《全国电力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条例》,拉开了电力信息网络建设的序暮。
C.穿过红尘遇见那一抹萤光,蔓延尘封了千年的心墙,我的世界从此被点亮,飘泊的灵魂再也不流浪。
D.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新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里,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
2019-11-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反应之强烈,出乎意料。
B.在老屋古色香的门窗旁,我凝神静气地聆听刘老先生抑扬顿挫地讲述古镇的故事。
C.家庭的熏染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世界丰富的色彩使他陶醉不已。
D.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2019-11-15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进步,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今年五一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生产商经营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C.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实现城镇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要掌握在火灾中自救互救的方法。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5. 古文名句填空。
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
②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使至塞上》王维)
③杜甫感时伤别,花开鸟鸣这样的明丽之景,却诱发了他内心的伤感,在《春望》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春天一到,湘湖成了鸟的乐园,鸟儿们时而嬉戏,时而衔泥筑果,不禁让我想起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1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6. 名著阅读
(1)阅读经典,走进历史,一个个名字在我们面前鲜活起来。根据提示语,在括号里写出《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
A.赤匪                    湘潭农村             九岁被迫离家             成立红五军团(            
B.南开中学             黄埔军校秘书       上海总罢工                    组织广州公社(             
(2)阅读经典,走进自然,一只只可爱有趣的昆虫闪耀着人性的光芒。结合你对《昆虫记》的阅读体验,说法布尔笔下的小昆虫充满人性的具体表现。(任选其中一项作答)
A.杨柳天牛                    B.小甲虫                    C.小麻雀
2019-11-1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2018年流行的网络用语,有“戏精”“凉凉”“确认过眼神”“屌丝”“尼玛”等,作为中学生,我们平时写作文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2019-11-1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香伯

   

①香伯住在一幢很旧的老屋里。屋子坐落在一条瘦瘦的老街上。这间祖传的屋子砖瓦破落,屋内屋外的墙壁全部被岁月的火把重得灰黑灰黑的。尽管其貌不扬,可是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慕名而来。

②到老屋来的人,只有一个目的:买饼。

③香伯做的香饼,单是饼皮便足以今人拍案叫绝:一层叠一层,脆而不碎,烤成很淡很淡的褐色,最上面的那一层还俏皮地粘着几颗好似在跳舞的芝麻。充作馅饼的麦芽糖呢,软甜甜且不说,最不可思议的;它不腻,不滞,不粘牙。

④香伯的一生,好像是为了做香饼而活的。

⑤他姓什么,没人探问;他名唤什么,没人关心;只是人人都喜欢他卖的香饼,所以人们顺理成章地唤他“香伯”。

⑥八岁那年,我随同父亲举家南迁到新加坡。香伯慢慢地从我生活的画面中淡出,淡出了。

⑦有一回,一名姻亲送了一包香饼给我,说:“你尝尝,特地订的。那老头生意真好,可碑气古怪得很!”

⑧我拿起了一个香饼,无意识地看。半圆形的香饼,呈淡淡的褐色,薄薄脆脆的饼皮层层相叠。咬一大口,那薄若寒蝉的饼皮依然一层一层若即若离地叠在一块儿。饼内的麦芽糖不腻,不滞,不粘牙。

⑨我那份原已冬眠了的记忆,立刻霍地苏醒了。

⑩我问她:“做饼的人,可是香伯?”对方一点头,我便立刻央求她带我去找香伯。

⑪香伯早已不在菜市场摆卖香饼了,他日成夜地窝在老屋里烤饼。烤好的饼放在皮桶内,每桶十斤。凡是上门买饼的,必须拨电话预订。香伯屋里放了一块大大的黑板,黑板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订购者的姓名和订购的数量,凡是不曾预先订购而贸然摸上门去的,香伯一概不酬。除此以外,香伯也将饼批发给附近的杂货店,不过他要求向他领货的人必须将香饼在同一天内卖完,有时他还会“微服出游”,查看别人有没有把他的饼卖完,借此以确保香饼的新鲜度。

⑫有人劝他把这种家庭式的香饼制作业机械化、企业化,他一口绝。理由是:“机械死板板,硬邦邦,做出来的饼一个个好像穿上制服的木乃伊,连味道都带着机那一股冰冷生硬的味儿!”

⑬有人见他孑然一身,怕他孤独终老,劝他寻个伴儿。他倒是听了,一寻便是两个,不过呢,寻来的不是老婆,而是徒弟。他收了两个年幼失学的少年做徒弟,可叹的是,徒弟们学得了三分功夫便以为自己是无可匹敌的“香饼大王”了,居然另起炉灶,自设分号。那些识货的人,不肯随意“屈就”,依然回返老屋找香伯。两个小徒弟违背道义的做法大大地伤了香伯的心,原本孤僻沉默的他,变得更加古怪寡言了。他发誓此生不再收徒,所以,在暮年,一个人留在老星里苦苦拼搏。

⑭姻亲带我到老屋去,远远地,便闻到了烤饼的香味。

⑮屋里,打着赤膊的香伯,正把搅好的麦芽糖放入擀好的饼皮里。他的神情,是那样地专注,是那样地虔诚,好似他做的是惊世骇俗的艺术品,是举世无双的雕刻品。

⑯夕阳过色漆到落的木窗斜斜地照了进来,浸在金色余晖里的香伯,像是一枚熟透了的柿子。尽管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鲜,可是,那种源于内心的敬业乐业、寻求完美的精神,却使这枚行将腐化的柿子在这所光线暗淡的老屋里,焕发着一种炫人的亮光……

(选自《大家小文》,有改动)

8.香伯脾气古怪,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点概括。
9.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
①八岁那年,我随同父亲举家南迁到新加坡。香伯慢慢地从我生活的画面中淡出,淡出了。
②对方一点头,我便立刻央求她带我去找香伯。
10.文章第③段和第⑧段都具体描写了香饼,且意思相近,有何用意?
1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处“这枚行将腐化的柿子在这所光线暗淡的老屋里,焕发着一种炫人的亮光……”一句的理解。
2019-11-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世界建筑奇迹——应县木塔

①晋北的应县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那座著名的木塔。这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的古塔,是山西文物的象征,无数的山西人为自己这片土地上这样一座建筑物而感到骄值。

②建于1056年的应县木塔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总高为67.13米。“它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对应县木塔深有研究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恒教授向记者介绍说。木塔的结构特点十分先进,下有4米高的两层四方形石砌塔基,上为八角形楼周式塔身,外观五层六檐,内则一至四层有暗层,故实为九层。塔体结构采用内槽柱和外檐柱构成双层套筒,在各层以梁架、斗拱相互联系,具有极好的整体性。所有构件间全部以卵连结,不用一铁一钉。现代高层建筑所采用的“内外筒体加永准桁架”的结构体系就是模仿古代的建筑特色。

③除了高度和结构,郭教授认为木塔的建筑艺术造型也非常独特。各层之间在比例关系上都作了十分精确的计算,上面几层的柱子矮些,下面几层柱子高些,建筑感很强。“光是斗拱的组合方式就有几十种,真让人难以想象当年的工匠是怎样做的。”

④有人称这一世界上唯一存在的近千年木塔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郭教授认为它当之无愧。“11世纪的西方没有留下什么像样的建筑,一直到13世纪,欧洲才出现一些很一般的木质建筑,如马厩之类。”

⑤中华文化是神来之笔,据说这些技艺都是神仙鲁班传给人类的,关于他的神奇传说比比皆是。据管理人员介绍,应县木塔曾经历过大地震和炮击,都没能撼动它。“历史上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元顺帝时大震七日,木塔屹然不动。’民国时期打仗,也曾有一枚炮弹中了木塔,虽然损坏了几根梁柱,但依然没有倒塌之忧。”

⑥应县木塔在历经近千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炮击的重创后,至今仍巍然耸立,没有倒塌。专家说,这应该归功于应县木塔本身精巧的结构体系,古代工匠对建筑材料的精心选择,以及选择在此修建的原因是当地的独特气候易于木材保存,由此保证了木塔千年不倒。

⑦中国文物研究所建中心人员表示,木塔采用了分层叠合的明暗层结构,用小规格的木料组成宏大的塔身,其空间结构体系连现代建筑师都只能模仿一二,而不能全样照搬。

⑧另外,古代匠师在经济利用木料和选料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也令现代人为之惊叹。这座结构复杂、构件繁多、用料超过5000立方米的木塔,所有构件的用料尺寸只有6种规格,用现代力学的观点看,每种规格的尺寸,均能符合受力特征。现代人刚刚发现的优化选择尺寸古代匠师早就运用上了。

⑨在世界现存古木建筑中,形体如此高大、年代如此久远的古木塔已是孤例,此为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骄傲。

⑩这座经历强震不倒的应县木塔,在现代建筑专家的眼里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以及造型艺术的典范之作,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一大奇迹。

12.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应县木塔,它具有怎样的特点?
13.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只有”有什么表达效果?
14.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5.文中第⑨⑩段能否删去,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2019-11-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回:“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从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

(选自《史记》)


【注】①阏与:地名。②候:侦察兵。③胥后令邯郸:回到邯郸以后等候命令。
16.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阏与                              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不,必败                           相许
C.兵邯郸三十里                    黄鹤一不复返
D.乐乘对廉颇言                    庭下积水空明
1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秦 人 不 意 赵 师 至 此 其 来 气 盛 将 军 必 厚 集 其 阵 以 待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②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
19.赵奢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2019-11-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0.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8-07-10更新 | 1466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7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易误读常见字
20.94字形  常见易错字
30.8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二、名句名篇默写
5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名著阅读
60.65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昆虫记》
四、综合性学习
70.65文段综合
五、现代文阅读
8-110.65散文
12-150.65事物说明文
六、文言文阅读
16-190.4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七、作文
200.65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