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安徽 九年级 期中 2020-02-26 5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3)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__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默写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下阕。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2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名校
2.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①游览武夷山,最美最qiè 意的,莫过于在九曲溪中漂流。②九曲溪,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因水绕山行折成九曲而得名。③九曲溪自上而下有九道河湾,像一块无瑕的翡翠。④溪水有时如镜,竹筏轻荡□溪水有时湍急,浪花飞溅。⑤当你乘坐古朴竹筏漂流而下,抬头可观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溪声,伸手能嬉浪花。⑥那种yōu 然,那种闲情,那种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受油然而生。


(1)根据拼音写汉字。qiè___意             yōu___然
(2)根据语境,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在第④句“□”处加上标点符号。
(4)划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语句写出。
2020-02-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3. 名著导读
(1)《水浒》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好汉形象,他们的命运大都坎坷。宋江也不例外,他先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充军江州,后来因为____________而获罪问斩。
(2)《水浒传》第六十八回回目是“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①卢俊义曾被梁山好汉_____(人名)用计骗上梁山。
②简述“宋公明夜打曾头市”的原因。___________
2020-02-26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名校
4. 综合探究

【材料一】10月18日上午,重庆万州长江二桥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公交车在与一辆轿车和后,冲破护栏护掉入长江。

此后,有网友爆料称,坠江大巴车系公交车,事发时车上正载有乘客,据一名目击者介绍说上午10点多,自己驾车刚刚从另一车道驶过长江二桥,突然听见后方传来声音,“好像是有车撞到什么东西上面了”,下车观察时,发现是一公交车在和一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长江,该目击者称,由于事发突然,周围人都没能看清车上具体有多少乘客。

【材料二】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终于有了结果,48岁的女性因自己坐过站,要求司机在非站点停车遭拒,与司机发生争吵,女乘客接着又坐了好几站,并持续辱骂司机。当车行至事发地大桥之上后,冲突升级,女乘客多次用手机击打司机头郎,司机在开车中抵挡和反击女乘客的袭击。随后,车辆失控冲出护栏坠入江中,酿成15条人命的惨案。

【材料三】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曾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们有脍炙人口的故事“孔融让梨”,有传为千古的“六尺巷”,____________,礼让,对现代人来说不仅是一种文化,更多的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


(1)给【材料一】的新闻拟一个标题。
(2)根据材料二分析公交车坠江的原因。
(3)仿照【材料三】画线句子再续一句。
(4)秋季运动会报名时,班级的有两位实力相当同学为争报一个项目,闹得有些大,假如你是体育委员,你将怎么劝和他们?
2020-02-2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名人墙

王伟华

哥已经来弟家三天了。

哥终于支支吾吾,把自己的来意讲明了。

弟是将军,是小清河村里走出去的最能的人,也是乡里有名、县里挂号的人。哥是小清河村村支书,早已退了很多年了。退了的哥偏偏不肯安生,喜欢乱操心,家乡的雨季眼看就要来了,小清河就要变成黄水河。河上无桥,村民出行,村里的孩子们来来回回上学又成了问题。哥在新任村支书面前夸下海口,他去省城找他家老三,一定要把修桥的钱给化来。

哥,不是兄弟我不念乡情,我确实有我的难处。家大业大是不差,可向我伸手的地方也多啊……你也这么大年纪了,回去好好跟嫂子过日子吧,折腾啥呢?你一手能翻了咱那穷窝儿的天么?

弟满脸真诚,说得哥红着脸低了头。

哥走了……

他闷闷地跟新任村支书说:老三有难处,咱不能难为他。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桥,咱自己修吧。

哥带头把自己存的那点儿养老钱全拿出来,又挨家挨户去动员:再苦不能苦孩子啊。那些心下犹豫的村民也就不再好说什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小清河上人欢马叫,热腾腾地忙活起来。没有谁号召,顺其自然,哥成了建桥的大总管,从桥体设计到材料的置备,他都一手操管。七十多岁的老头儿了,驮着背,顶着一头白发,在人声喧嚣的工地上,指挥人,指挥车。有爱开玩笑的年轻人从“嗵嗵嗵”的马达声里冲他大喊:大爷,我看您有大将军的风度。

工地上噪音太大,哥听不清,但从对方脸上的表情明白些什么。他咧开嘴,笑得憨,也笑得欢,露出黑黑的空牙洞来,额前的一缕白头发在风里一下一下的翻。

桥修成,一座漂亮又结实的双孔石拱桥,青石桥体,白沙路面,神气地横跨在小清河上,【A】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村民们到河对岸去种田,不再用肩挑手提,三轮机动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孩子们上学不再用大人护送,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就过了河。村里再没有牲畜掉下河淹死这些让人烦恼的事儿了。

修了一座桥,把哥累得不轻。原来就的人,身体越发弱下去。他要拄着拐棍才能从家走到桥上看看。【B】夕光晚照中,村里上空的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牛羊归圈,孩子放学村民扛着工具慢悠悠回家。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大爷好啊。

大爷爷好。

……

每一个过路的人,看到桥头上伫立着的哥,都会恭恭敬敬向哥打声招呼。

哥回应着,脸上的笑意久久不去。

哥给弟打电话,说小清河上有桥了,小车可以一直开到家门口。哥想弟了,年纪越大,越是牵念。弟却总是那么忙,今天出差,明天开会,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

哥便不再说什么,叮嘱几句,挂电话。

弟回来时,哥已经缠绵病榻多日。弟不是专程回来看哥的,是回来参加县里的一个活动。县里要树一面名人墙,把全县在全国各地的显要都召集回来,给他们立传扬名,也是对县里的一项宣传。

弟说,这是县里的大事,自己再怎么忙也要回来啊。

是,是该回来。人不能忘本。哥拉着弟的手亲不够。

呵,你以为他妈的他们白请我回来啊,每个人都要带着货回来。一个名字刻上去,二十万。弟还是那气度,当将军当惯了,说起话来。

二十万块?二十万啊……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疼得他直抽凉气。二十万块,我们乡下人几家一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够二十万。我们修桥才花了四万多……

花二十万,就为把名字刻到石头里,哥到死也没想明白弟这算的是哪门子帐。

(选自《2014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5.根据文意,用简洁担当语言补充故事情节。
哥找第筹资修桥,弟 ① →哥 ② ,桥修成→哥牵念弟打电话,弟借口忙未归→弟 ③ ,哥至死不理解弟的心思。
6.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1)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从修辞方法的角度)
(2)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疼得他直抽凉气。(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7.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哥哥”的形象。
8.请理解文章标题“名人墙”的含义。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要人脉圈更要书脉圈

“人脉是风,人脉是雨,有了人脉我呼风唤雨;人脉足天,人脉是地,有了人脉我顶天立地!”这是一位游走在生意场上的朋友的口头禅。在他看来,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成就辉煌的事业和人生,广博的人脉圈是最重要和最不可缺少的。“人脉圈广,就能将很多难办的事轻松搞定!”

如今,社会上有很多人,将人生的成功与否与人脉圈的广窄挂上钩,甚至直接划上等号。为此,他们特别热衷于交际,流连于饭局、牌局、舞厅、KTV等社交场所,只为能多结交一些所谓的能人、名人、贵人,以便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获得广博的人脉,为我所用。

人是高等社交动物,多交朋友,让人脉广博一些,无可厚非。可如果一味地去追求人脉,将人脉“神化”,甚至煞费苦心地去攀附名人、能人,并与之建立人脉圈,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值得商榷了。

在我看来,在拓展人脉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去多读书,与书做朋友,扩展自己的书脉圈,因为书脉圈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的。所谓的书脉圈,就是指一个人结识和阅读过多少书。书脉圈广不广直接说明一个人爱不爱读书书脉圈越窄表明读书越少,反之,书脉圈越广表明读书越多,越爱阅读。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容易从书脉中收获诸多益处,正所谓     更有        

历史上流芳千古的人物,都是书脉圈特别广博的人,他们都喜欢和书做朋友。“结交”一本本好书,凿壁偷光的匡衡,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翰林学士、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西汉名相陈平等人,无一不是具有广博书脉圈的人,他们所读之书可谓汗牛充栋。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举成名的武亦姝、陈更也同样都是满腹诗书,有着广博的古今中外书脉圈。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都是十分爱读书的,并从中受益匪浅,甚至是成就了一生。

此外,与人脉圈相比,书脉圈最容易建立,因为它很廉价,即使你买不起书,也可以去图书馆里借。它还很平易近人,不会瞧不起任何一个人。和它交往,不需讲排场,不需察言观色,不需刻意谋划,更不需有各种担心、顾忌和猜疑,只需你安安静静地捧读就可以了。

当然,这也不等于说让我们彻底不去交际,远离人脉圈,一门心思地宅在家里去建书脉圈,而是要我们放弃去拓展一些无效的、无意义的和功利性、目的性太强的人脉圈,将空余出来的时间留给阅读和书籍,让书脉圈改变我们的心境,陶冶我们的情操,塑造我们的灵魂,滋养我们的气质,将我们变成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正直高尚之人。

同样,人脉圈里也有不少爱读书之人,结交这些人,也能帮我们拓展书脉圈,可谓是一举两得。

多读书吧,不断拓展自己的书脉圈,坚持下去对我们的人生终将有所稗益。

9.选文开头引用朋友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10.针对“人脉圈和书脉圈”,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
11.在文章第四段划线处补写两个道理论据并进行论证?
12.第五段是如何论证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13.选文第七段可否删去?说说理由。
2020-02-26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名校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14.解释文中句子中加点的字。
政通人和,百废(            )          滕子京守巴陵郡(            )
然则北通巫峡,南潇湘(            )   衣缣一匹(            )
公殁四十年(            )
15.划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16.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17.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
18.《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优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2020-02-2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9.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8-07-10更新 | 1466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  诗句子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65字音  字形  成语和熟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三、名著阅读
30.65施耐庵(不详)  名著导读  《水浒传》
四、综合性学习
4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文段综合  简明、连贯、得体
五、现代文阅读
5-80.65小说
9-130.65杂文
六、文言文阅读
14-180.4范仲淹(989-1052)  人物传记类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七、作文
190.65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