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其他北宋作家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14635283
【乙】阅读古诗文,回答下列问题。

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妻子谢世后次子又病逝。②“青帘”指酒旗。
1.解释“蝶寒方敛翅”中“敛”的意思:_________
2.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
B.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
C.颈联“依山片雨临”中的“片雨”为大雨,它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夏雨的特点。
D.尾联“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凄凉、悲伤的心境。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知识点】 其他北宋作家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古诗词阅读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下面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西楼”点明作者登楼的地点,“清秋”交代当时正值初秋时节。
B.“中原乱,簪缨散”,“乱”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散”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
C.“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感慨。
D.词的下片抒情,格调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警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2.“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
2020-01-24更新 | 168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偶成

[宋]饶节

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1)前两句诗句的渲染了    的环境,表现诗人    的心境。
(2)“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意趣横生,请加以赏析。
2020-04-01更新 | 47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古诗后,完成下列小题

泛吴松江

宋·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1.诗中“___________”一词透露出天色已晚;“___________”一词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2.诗歌的三四两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9-09-16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