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14764083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
乘风归去,又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知识点】 苏轼(1037-1101)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说说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个名句的理解。
2020-10-04更新 | 252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②荦(1uò)确:怪石嶙峋。
1.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的画面。
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样,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023-05-02更新 | 153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古诗文阅读

临江仙·夜归临皋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②营营:周旋、忙碌,形容奔走钻营,追逐名利。③毂纹:比喻水波细纹。
1.词的上片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请作赏析。
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在词中流露出归隐江湖的念头,你认为苏轼真的会归隐吗?结合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诗文内容回答。
2021-04-21更新 | 3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