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1760211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中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 李白(701-762)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行路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2021-03-07更新 | 163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_____
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随”“入”两字用的很精妙。请简要分析这两字好在哪里。
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0-08-01更新 | 123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人名)。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属于古题乐府诗,多咏叹世事艰难及贫困孤苦的环境。
B.“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描写了隆重而盛大的宴会场面。反衬出作者内心的悲愤、苦闷。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的悠闲生活的渴望。不落窠臼,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D.末尾两句是全诗的城强音,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2022-08-08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