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2 题号:18899934

临江仙

[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东坡:苏轼贬谪黄州时,在城郊垦荒,称之为“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②营营:为功名利禄奔波。③縠(hú)纹:比喻水波细纹。
1.词的上片写到多种声音,有何妙处?
2.联系诗歌内容,分析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3·江苏扬州·一模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苏轼(1037-1101)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 超然台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载,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老子》“虽有荣处超然”之义。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B.词中斜柳、楼台、春水、春花、烟雨的景象和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都围绕着“超然”二字展开。
C.“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含蓄地透露出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境。
D.全词意境清丽,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其婉约之中又显豪迈。
2.请分析诗歌的画面特点和表现的情感,填写下面的表格。
内容分析
上片描绘春日景象画面特点 ①
下片抒发作者感情的复杂变化表达的情感 ②
2022-10-18更新 | 167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同为苏轼的中秋词,最后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此词是作者谪居黄州时所作。②妨;遮蔽。③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2024-03-20更新 | 14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下列对此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淡白、深青”,描绘梨花颜色,用对比手法,写出梨花不妖艳的特点。
B.诗的第二句柳絮满城飞舞,是动态描写,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
C.诗的第三句“雪”喻指梨花,梨花不像柳絮随风去,其品格是多么高尚。
D.诗的第四句 “清明”一词,点明季节是清明节,突出思乡怀人的主题。
2.全文的诗眼是哪一个词?诗中的“梨花”又喻指什么?有何深层意义?
2022-01-05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