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语言表达与应用 > 图文转换
题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21376970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初中的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对初中生活留下深刻的印象,九年级一班决定举行以“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如果你是该活动的主持人,请运用某种修辞手法写一段开场白。
2.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说同窗趣事            
③抒师生真情            
3.策划组决定在活动结束后,制作一本班史,你准备选用哪一幅做班史纪念册的封面?请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推荐1】班级开展以“书韵飘香,悦读人生”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1)在制作手抄报时,小语同学整理了下面这则材料,请你帮他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标题:______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全国各地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河南省开展“书香家庭和读书之星”评选、“悦读青春,书知我心”主题朗诵、“我!为阅读代言”线上好书存读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传播阅读理念,分享阅读快乐;安徽组织“全民阅读主题朗诵音视频大赛”;黑龙江推出“书中自有春日”的活动,读者可以在各大平台朗诵与春天有关的作品并接力上传视频……


(2)活动中,调查小组收集了我国国民阅读情况,请仔细观察以下图表,写出你探究获得的两条信息。

   


(3)此次活动引发了同学们对“在电子时代,应该如何读书”的热议。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话,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技术       需求       深度       信息       取舍
2023-08-28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综合性学习
“爱”是用心去帮助,是尊重,是理解。学生会决定利用假期完成一份“中华情,两岸心——海峡两岸爱心行动调查及反思”的报告。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微薄力量,博大爱心】
由网友安猪发起的“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项目”引起大家的关注。该项目倡导旅游者在出行前准备少量的书籍和文具,带给沿途贫困学校的孩子,并与他们交流。同学们准备在厦门建立该项目的活动网络,你希望选择下列哪一幅图作为宣传图标?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A                                          B
(“org”是非盈利组织的网站名)(图中文字为:www.1kg.cn;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项目)
2.【同根同源,草根慈善】
小方在整理材料时被下列人物的善行深深感动,想写一篇标题为“同根同源,草根慈善”的报道。请你根据标题及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帮助他筛选出撰写这则报道的关键信息。
(至少写三个)
材料一:新中国百位感动中国人物——天津老人白方礼,他连续十多年靠自己登三轮车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92岁病逝,他用破旧的三轮车踏出了中国人的善良与无私,他用瘦弱的脊梁挑起了莘莘学子的希望。
材料二: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百大人物——台湾卖菜老妇陈树菊,她持续数十年,以自己的微博收入向各类机构捐献了近32万美元的善款。她认为:“慈善只是舍得与不舍得而已”,“钱要给最需要的人才是最有用的”。
3.【平等交流,心灵提升】
有人说献爱心就是捐款捐物,而在调查中同学们发现有更多的人关注特殊人权的尊严及自我提升。结合下列一个或若干个材料,简要谈谈你对“爱与尊重”的理解。
材料一:2011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她放弃优越的生活飞越海峡,十多年来坚持帮助被遗忘的麻风村的人们。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材料二:2012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全国自闭症家庭关怀行动试点工作在厦门启动,以“遥远星球的呼唤”为主题,4月在厦门展开“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月”系列活动。让全社会的人都能来关注、尊重和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
材料三:2012年5月31日,温家宝总理到湖南山区看望当地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当工作人员给8岁的龙英俊递上一个粉红色书包时,他表示:“我是男生,不要这个颜色”。温总理说道:“哦,忘了你是个男子汉!”并赶紧让人换了一个蓝色书包。
2016-11-18更新 | 516次组卷
综合性学习 | 适中 (0.65)
【推荐3】复兴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小亮同学将在班会上做一次主题发言,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句。但是,我相信,早在《周易》成书之前,人类便孕育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它在神农栉风沐雨尝百草的艰辛中生根;在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甲】________________;在人类那一次次的钻木中开花。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动了多少人,【乙】________________,又成就了多少人!我相信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会被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为后人所推崇。

【丙】近代中国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抗争史和觉醒史。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的绝境,就在这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军民奋起反击,抵御外侮,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血洗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倘若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岂能如此?

①在【甲】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②请你仿照前后句子的格式,在文中【乙】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乙】句与前后两个句子构成排比。
③【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④请你搜集两句体现“自强不息”的名言分享给要参加演讲的同学。
(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为了弘扬社会主旋律,发挥青年正能量,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主办,中国青年报报社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了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如图是活动的标志,请有条理地说明该标志的内容。

2022-03-23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