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4 引用次数:622 题号:2771002
古诗鉴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1】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本诗采用了①_________的手法。开篇写秋风怒吼、吹飞屋上茅草之景,抒发了诗人②__________之情;后写③_________的情景,体现诗人生活贫困艰苦,抒发其悲凄愁苦之情。
(2)古人为了理想而有所取舍。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杜甫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3-07-30更新 | 248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2】古诗词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段③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______,并渲染了特定的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的伟大胸襟蓄势。
2.请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0-08-07更新 | 127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甲】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的前两句选用了“迟日”“江山”“春风”“花草”这些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B.【甲】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迟日”,一“飞”一“睡”,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C.【乙】写了遭受夜雨的痛苦以及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情绪含蓄压抑。
D.【乙】前面的铺叙为后面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2.这两首诗歌,第一首写于作者刚刚定居成都草堂之时,第二首则是定居草堂的后期之作,试说说两首诗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
2017-06-16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