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杜甫(712-770)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4 引用次数:101 题号:7029830
阅读杜甫的诗歌《严郑公宅同咏竹》,完成后面小题。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含箨(tuò):包有笋壳。②书帙(zhì):书套。③娟娟:姿态美。

1.下列描写竹子的句子中,与“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情境不相符的一句是(          
A.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B.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C.龙孙春吐一尺芽,紫锦包玉离泥沙。
D.昨传新笋发,扶杖绕林看。
2.请赏析颈联“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一句的妙处。
3.松竹梅,历来为人所喜爱,被称为“岁寒三友”。你认为这首诗反复描写竹子的可爱,有何用意?
【知识点】 杜甫(712-770)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①吹帽:此处用了孟嘉落帽的典故。②蓝水,即蓝溪,在蓝田山下。③玉山:即蓝田山。

1.“玉山高并两峰寒”的“寒”字用得极佳,请作简要赏析。
2.“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中,一个“醉”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9-04-03更新 | 208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杜甫的《绝句》,完成下列各题。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这首诗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春天,请你从前后两句中任选一句,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燕和雁是中国古诗词中极为重要的吟咏对象。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诗人们把它作为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咏。白居易《钱糖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1)                     ”便描绘了莺飞燕舞,春意融融的景象。人们还借燕子的来去表现时序的更迭、年华的流逝,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如晏殊《浣溪沙》中所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此外,燕子总是成双成对,雌雄颉颃,因而也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传达的就是有情人渴望比翼齐飞、双宿双息的情愫。
入秋南徙的大雁是诗人描绘秋景时常用的意象。李白《宣州谢朓楼钱别校书叔云》中“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借秋高气爽、风送秋雁之景,抒精神振奋、高楼畅饮之情。成群结队的鸿雁在肃杀的秋季南飞,更多时候则会勾起游子思乡的愁绪,如范仲淹《渔家傲》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异”,借雁去人留发戍边将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维的《使至塞上》写于春天,诗中“(2)                                          ”是说自己像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注:①社日:农民在立春、立秋之后祭祀土地神的节日。②颉颃(xié   háng):指鸟上下翻飞。
2.请补写文段中的诗句: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面的内容,从A、B两项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将其字母填入下列诗句空白处。
A.燕                    B.雁
(1)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      飞来。(王令《送春》)
(2)戍鼓断人行,边秋一      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3)夜间归      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
(4)落花人独立,微雨      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梦后楼高锁》)
2018-12-01更新 | 139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唐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登幽州台歌》中,“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接着用了一个“_______”字,体现了诗人纵观古今、寻遍天地后感到的孤寂。
2.“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的创作风格,在《望岳》中就已体现。“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问答形式表现泰山的雄伟,空间上跨越齐鲁,时间上千古长青,真是惊人之语。
请以《望岳》中其它诗句为例,也来展现一下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
3.知人论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概念。任选一个谈谈《登幽州台歌》或《望岳》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2-02-19更新 | 5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