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王昌龄(690-756)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4 引用次数:68 题号:7111222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②王昌龄: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远谪岭南,次年(写作本诗时)北归任江宁丞,仍属谪官。
1.首句中的“连”字展现出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结合本诗最后一句,说一说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 王昌龄(690-756)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下面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用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甲)诗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涵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乙)诗“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D.两首诗均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赛诗之名作。
2.你觉得这两首诗中哪句诗写的好,试分析你认为好在哪里?
2021-12-16更新 | 176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2】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诗歌一、二两句中作者是怎样写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
2.诗歌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冰心”和“玉壶”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寓意?
2019-10-08更新 | 56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注释]①苒苒:同“冉冉”。②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慕的人,这里指崔少府。③越吟:楚国庄舄(xì)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的六句着重写开窗所见的月色。三、四句中“澹”“演漾”写出了月光洒在万物之上的轻柔感,让人体会到月光的温柔。
B.诗句“是夜越吟苦”的"苦”是画龙点睛之笔,写出了诗人的思乡之苦。
C.诗的七八句实写崔少府徘徊在清江河畔,沐浴着月光,共享明月的光辉。
D.这首五言律诗景不离情,情景交融。尾联中用“兰杜”比崔少府的文章,芳香四溢,闻名遐迩。
2.这首诗的五、六句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赏析其妙处。
2021-04-29更新 | 2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