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8 题号:9158041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习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谈谈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19-20九年级上·新疆阿克苏·期中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苏轼(1037-1101)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该诗是苏轼任职徐州时与其弟苏辙中秋相聚所作。②清寒:这里指月光清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词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B.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
C.“银汉无声转玉盘”一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
D.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022-02-23更新 | 116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的上片描述出猎情况,下片抒发情感,语言风格粗犷、豪放。
B.词作以“狂”字开篇,奠定作品感情基调,展现词人的不羁姿态。
C.“千骑卷平冈”描绘了一副千骑奔驰腾空越野的恢弘壮阔的画面。
D.下片引用冯唐获罪遭遣的典故,表达了人生易老壮志未酬的感慨。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9-06-24更新 | 122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19-07-11更新 | 8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