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范仲淹(989-1052)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48 题号:9449156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上述语段的作者同属于____(朝代),语段甲的体裁是____,语段乙节选自课文《_____》。
2.上述语段都写到了“月”,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语段甲两次“问月”,写出了作者厌恶人间向往仙境的情感
B.语段乙写明月千里,表达了作者赏美景而忘宠辱的酒脱之情。
C.语段具体写“婵娟”“沉璧”,以抒发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D.语段中的“咏月”“绘月”,能引发读者对人生世事的思考。
3.语段乙中“迁客骚人”在“登斯楼”时的心境是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语段甲中画线句的理解。
2020·上海浦东新·一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甲、乙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课文《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课文《醉翁亭记》)

【乙】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选自《满井游记》)


【注释】①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也:像美丽的少女洗好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倩女,美丽的女子。靧:洗脸。掠:梳掠。②梢:柳梢。③浅鬣(liè):鬣兽颈上的长毛,一说马鬃,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     空:空中
B.野芳而幽香     发:开放
C.而乐亦无     穷:穷尽
D.于是冰皮始     解:融化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喜洋洋者矣             真无马邪
B.朝                       面山
C.若脱笼                 何陋
D.山峦晴雪所洗          不足外人道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文段都围绕春天而写。甲文(1)描绘生机盎然的湖上春色,甲文(2)描绘山水相映的山间春景,乙文描绘万物复苏的田野春光。
B.甲、乙文段都通过人的活动表现景色之美。甲文(1)的渔歌互答,甲文(1)的朝往暮归,乙文的如鹄出笼,都侧面写出景色的美好。
C.甲、乙文段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甲文(1)抒发心旷神怡的喜悦,甲文(2)表现乐亦无穷的欢愉,乙文则有自由舒畅的兴奋。
D.甲、乙文段都用词精妙。甲文(1)用“浮”“跃”,写出月下湖面的动态;甲文(2)用“开”“暝”,写出早晚景象的变化;乙文用“微”“始”等,写出大地初醒的状态。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2)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2019-11-29更新 | 10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B.此则岳阳楼之大            观:景象
C.前人之述                      备:详尽,完备
D.至若春和                      景:景观
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心旷神怡                  有仙
B.予尝求古仁人            美我者
C.不物喜                         君之力
D.然则何时乐耶               濯清涟不妖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透露出作者对滕子京在贬谪生活中政绩卓著的赞赏,也暗含对宦海沉浮的悲慨,为下文写景、抒情、议论做铺垫。
B.文章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的“古仁人之心”。
C.文章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文章虽是一篇散文,却有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不少色彩。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你如何看待作者所追求的“古仁人之心”?
2019-07-16更新 | 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三篇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③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 连月不(               )                         
酒临风(                )
③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            
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②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③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4.请用原文说说孟子的“忧乐观”与范仲淹的“忧乐观”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021-10-14更新 | 2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