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 卫、霍破匈奴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 题号:2289248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元朝的民族交融并不是单向的,而是民族之间互相影响接受和包容,它不是强制同化的结果,而是在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自然浸润而成的。在多民族共居的情况下,蒙古人、色目人带来了他们的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同时他们主动学习儒家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少数民族诗人、艺术家。各族人士通过婚姻、诗文酬答、宴会雅集等交流,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文化面貌和生活习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摘编自陈彩云《元朝强化了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1)西汉强盛后,汉武帝组建骑兵队伍大举反击位于图A ①处的_________(少数民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与②_________政权最高统治者和亲,促进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_________”;图C人物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民族交融产生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汉初经过汉文帝、汉景帝的“文景之治”,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但这只是表面的祥和,时局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汉武帝即位后,深知自己处于火山口上。

【史料实证文景盛世存隐忧】

材料一:“(地主豪强)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材料三:(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



(1)依据以上材料分析,汉武帝即位后面临着哪些重大挑战?
政治上
思想上
经济上
军事上

【历史解释·汉武雄风固统一】

材料五: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材料六: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七: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八:元狩五年,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

——《汉书食货志》

材料九:匈奴所杀郡守、都尉,略取人民,不可胜数。孝武皇帝愍(同“悯”)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骠骑、伏波、楼船之属,南灭百粤,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五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

——《汉书·韦贤传》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汉武帝为了“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作用或影响分别是什么?
措施作用(影响)
政治上
思想上
经济上
军事上

【家国情怀历史评价】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3)结合毛泽东的评价,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
2023-02-03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匈奴所杀郡守都尉,略取人民,不可胜数。孝武皇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潜大将军、骠骑……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五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功业既定,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实百姓,其规可见。

——【东汉】班固:《汉书》卷七十三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汉朝的哪位皇帝?他在思想方面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该皇帝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材料中“大将军”指的谁?
(3)依据所学知识,写出哪次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
2020-02-16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中国古代著名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收集的人物图片所组成的人物图谱:

(1)请从上图中任选两位历史人物,分别简述其突出贡献或主要事迹。
(2)请在上面人物图谱中增加两位西汉时期为抗击匈奴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只写人名)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时期北击匈奴的影响。
2022-12-14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