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和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3 道试题
1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以及判断正确的是
A.打开盛放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白烟,说明浓盐酸易挥发
B.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温度上升了,证明中和反应放热
C.给水加热时,水蒸气遇到玻璃片产生水雾,说明有小水滴生成
D.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2024-06-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一
2 . 对于有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可以通过观察现象帮助我们判断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实现从“无现象”到“有现象”的转化来帮助判断发生了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就此主题进行如图实验,请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后将注射器内的液体逐滴注入烧瓶内。

(1)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对应图2中_______点温度最高。

(3)补充下列内容,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①溶液的颜色从红色变为无色:②溶液的pH______
【实验二】探究NaOH和CO2的反应。
(4)从压强变化的角度探究。

①利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饶瓶内形成红色“喷泉”,原因是烧瓶内压强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②利用图4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盛有等体积CO2的玻璃容器中。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U形管中红墨水的液柱情况是_______
(5)利用图5装置进行实验,瞧时推入NaOH溶液。b点时推入稀盐酸,利用压强传感器绘制图6曲线。

①ab段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bc段压强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
③cd段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氯碱工业生产的烧碱样品中常含有Na2CO3等杂质。检验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2CO3,选择的试剂是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酚酞溶液
2024-06-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3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的变化和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和e点所示的意义是一至的
B.图中温度曲线从e点下降至f点,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c点和f点所示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D.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024-05-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4 .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根据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A.图1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B.图2将硝酸钠和硫酸钾溶液混合后,天平仍平衡,说明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图3打开气阀观察到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D.图4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中铁钉生锈,乙中铁钉不生锈,可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
2024-05-3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化学
5 . 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中,小明和老师用数字化设备测定了溶液温度及随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1)根据曲线图,可知该实验是将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滴加到另外一种试剂中。
(2)该反应为______。(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3)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2024-05-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6 . 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温故知新】
(1)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镁的化合物,如硫酸镁、氯化镁等,可用________来鉴别硬水和蒸馏水;
(2)镁合金用于飞机制造,主要体现镁合金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3)金属镁的活动性大于铜,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来加以证明: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处理后的镁条放入如图装置三颈烧瓶中,打开活塞K,加入一定量饱和溶液,观察到镁条溶解,形成无色溶液,产生大量气泡,试管B中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点燃E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

(4)由此判断,反应中产生两种气体分别是氢气和_____,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提出问题】镁与饱和氯化铵溶液反应产生氢气与哪种微粒有关?
【查阅资料】氯化铵、氯化镁等物质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继续实验】
1.将镁条放入氯化镁的乙醇溶液中,无气体产生
2.向两只小烧杯中各加入10mL饱和氯化铵的乙醇溶液和乙醇,再加入质量相等、形状相同的镁条,并持续检测温度,一段时间后温度变化趋势如图

【交流反思】
(5)将镁条放入饱和氯化铵的乙醇溶液中,该实验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的干扰;因此,镁与饱和氯化铵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可能与________(填微粒符号)有关;
【拓展延伸】
(6)工业上以海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其中一步反应是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从能量角度分析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7)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时,其中常混有氯化镁,除去其中的氯化镁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溶液。
7 .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验证中和反应放热
A.AB.BC.CD.D
2024-05-2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8 . 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
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的操作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将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
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猬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
【查阅资料】氯化钡与硫酸反应,可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白色沉淀。
【进行实验】
(4)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Fe2O3粉末、BaCl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并完善表格。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_______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H2SO4,猪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5)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
(6)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一中的Fe2O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_______(多选)。
A.MgB.CuOC.KClD.Na2CO3
2024-05-25更新 | 11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天津市和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9 .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图甲是利用图1装置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①向图2b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后,紫色石蕊溶液呈____色。
②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填化学式)。
③根据图3可知中和反应是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图乙是探究铁制品锈蚀条件的实验。对比_____(填序号)可知铁生锈与氧气有关,依据_____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与水有关”的结论。
2024-05-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九地市初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二) 理科综合试卷-初中化学
10 .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关闭弹簧夹,将液体X滴入试管②中,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试管①内的水立即沸腾,则液体X和物质Y的组合可能是

选项液体X物质Y
A氧化钙
B稀盐酸碳酸钠
C硝酸铵
D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A.AB.BC.CD.D
2024-05-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