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美国作为一个年轻却拥有多项“世界之最”的国家,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和深思的地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托马斯·潘恩说过:“诉诸武力的办法是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

材料二 林肯在1858年的一次演说中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三 奥巴马作为黑人的后裔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创了美国历史的先河。追溯历史,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一艘艘满载黑人的船只不时驶过,他们被迫离开家园被运到美洲大陆。他们在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在为改变自身悲惨命运进行不懈的斗争。

(1)材料一中的“已接受了这个挑战”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重大历史事件为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美国是通过哪次战争解决“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的”?美国成为世界强国,有很多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从该事件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3)材料三中的“他们被迫离开家园被运到美洲大陆”与哪一史实有关?在美国,黑人悲惨命运的改变与历史上哪一份重要文献有关?
2023-11-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周年热点——2024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

材料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一次民族觉醒的运动中国外交代表在国际会议上面对险恶的国际环境说“不”,这在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外交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开创了一个敢于对帝国主义国家现有秩序抗争的先例。从中国近代革命史角度说,五四运动标志着近代中国的革命运动,将从旧民主主义时期转入新民主主义时期。

——摘编自张海鹏《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材料二:
时间事件
1950年2月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
1955年4月参加第一届亚非会议
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
1979年1月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摘自李志永、袁正清《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之论》等

材料三:回顾70年峥嵘岁月,中国外交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一是时代主题上,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二是政治格局上,“从对抗格局的成员转变为基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伙伴”,编织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良好局面五是世界方位上,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摘编自郑立樵《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材料四:今年(2023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把表中①②两处的外交事件补充完整。
(2)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外交演变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背景。综上所述,从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变化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024-06-1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三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3 . 思想的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了世界。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是在《世界百位名人录》中名列前十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易中天教授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体现在什么地方。作为教育家,孔子有许多著名的教育言论,你能说出两点吗?
(2)图二的历史人物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是什么?
(3)图三的历史人物在数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4)你认为以上历史人物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学习借鉴?
2021-03-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大名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乡镇联考历史试题
4 . 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危机·改革背景】

材料一:“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材料二:在封建农奴制度下,俄国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遭受着沉重的剥削、压迫,生活极其贫困,无力购买商品。1858—1860年,全国共发生了近300次农民暴动。

【图强·改革内容】

材料三: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

【发展·改革影响】

材料四:对于俄国这次改革,有人说是地主的悲歌,有人说是农奴的盛宴,有人说是历史的转折。

材料五: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1868到1873年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2.2%。

【展望·改革启示】


(1)结合材料一,指出日本遭遇的生存危机指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俄国改革前出现了什么危机。为此,俄国进行了什么改革?
(3)依据材料所说的观点,写出日本改革中采取的相关措施是什么。
(4)分析材料和所学,你认为日本的改革有何积极影响?
(5)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我国当今改革有何启示?
2023-08-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京师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探究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工业从弱到强、从学习到推广。今天,中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让我们通过几个历史镜头一起来探讨中国的工业发展之路:

镜头一 为了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我们必须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使重工业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占显著的优势。

镜头二   1958年5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建议把1958年钢产量提高到850万吨。6月,冶金部根据各大区的钢铁规划提出了钢铁“跃进”计划并报告了中央,提出1959年全国钢产量可以超过3000万吨,1962年可以达到8000万吨,甚至9000万吨。最后毛泽东下了决心,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

镜头三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1)从上述三个镜头中任选两个,分别概括其在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历程中扮演的角色。
(2)在你概括出的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历程中,你认为哪一阶段的发展更值得今天反思和借鉴?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
2020-04-13更新 | 6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一轮复习月考试题
6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相互学习借鉴、交流交融、共同发展繁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通过这条道路,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等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今荆州)跨南楚之富,扬州有全吴之沃,覆衣天下。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什么道路。据材料一,概括这条道路的开通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
(3)从西域道路的开通、江南经济的开发,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023-09-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 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沙皇俄国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二: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材料三:19世纪,南方各州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 几乎所有的食物也都在当地的农场里生产。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认为并不需要联邦的其他地区.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南方独立后,北方一家报纸发表社论:如果任何地区都有独立权利的话,那一个国家就会不停地面临内部要求独立的纷争.如此一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维持稳定,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


(1)材料一中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所说的日本的“社会变革”在历史上称为什么?请举出这次“社会变革”在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方面采取的措施.
(3)材料三与美国历史上的哪一战争密切相关?这场战争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4)上述三国崛起的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字“鱼”的演变

时期秦汉魏晋
字体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书写样式

材料二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不同思想间的融合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例如荀子,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却吸收庄子和道家的天论,而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另如杂家,“兼儒墨,合名法”,用拼凑式的做法把各家思想综合起来……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的这些趋势,为汉初的思想融合以及意识形态的最终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王博《奠基与经典:先秦的精神文明》

材料三   小唐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想编写一本《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以下是他的部分目录,请你帮他完成:

材料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空白处文字名称,并概括汉字演变的特点。
(2)材料二中“意识形态的最终确立”与汉武帝推行的哪项措施有关?结合所学,概述其影响。
(3)参照示例,结合所学,将第二章A处内容补充完整。按照第一、二章的样式续写第三章B处目录。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谈谈“民为邦本、为政以德”对我们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9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开拓进取。据此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商鞅之法,良法也。……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二     (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材料三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1)材料一中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改革措施?毛泽东对于商鞅变法持怎样的态度? “商鞅之法,良法也”,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是指谁?材料反映了他改革的哪些措施?你认为这一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你认为商鞅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你认为材料中两位改革者有何共同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0 . 学习历史是为了借鉴,当今世界经济危机依然肆虐,在历史上对应付经济危机有借鉴意义的是(       
A.殖民掠夺B.建立法西斯政权
C.罗斯福新政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2023-03-22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