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6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现代工业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摘编自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材料二   (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数量上仍居多数,广大农村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更占绝对优势……(这些现象)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中国选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它使全国的各项工作得以在一个新的制度基础上前进。离开这个起点,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言,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有研究者从近代以来落后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总结出下列一组命题:

命题一一个国家的经济愈带后,就愈不可能从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体制直接过渡,而需要通过若干中间阶段
命题二一个国家的经济愈落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国权问题(民族解放)而不是民权问题(个人解放),是民族的生存权而不是个人的人权
命题三一个国家工业愈落后,工业化的启动就愈需要强大的国家导向与政治推动
命题四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农村势力(上层地主阶级、下层农民阶级)在社会变革中就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分析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概述这一政治制度的优势。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村个体经济的手段。这一“根本改变”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从材料四的命题中任意选取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赞同、修改、反对该命题。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 . 科学史研究者认为:一个国家的重大科学成果数,如果超过了同期全世界重大科学成果总数的25%,则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其持续的时间称作为科学兴盛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材料二   16至20世纪初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与转移: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1540-1620

1660-1840

1840-1910

中心

意大利

英国、法国

德国

——摘编自潘救峰及汤浅光朝、赵红州等学者的研究成果

材料三   在科学全球化的时代,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未来的世界可以是多中心并存的世界。

——摘编自叶荭《中国能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1)根据材料一,指出16世纪后,中国的科技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从中国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与三次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与转移相关的历史事件,并概括促进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因素。
(3)请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
(4)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否成为新的世界科学中心?(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逻辑通顺。)(提示:可以从中国、世界两个方面分析)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24年中考一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摘编自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材料二   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90年》

材料三   有研究者从近代以来落后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总结出一组命题:

命题一一个国家的经济愈落后,就愈不可能从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体制直接过渡,而需要通过若干中介阶段
命题二一个国家的经济愈落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愈是国权问题(民族解放)而不是民权问题(个人解放),是民族的生存权而不是个人的人权
命题三一个国家工业愈落后,工业化的启动就愈需要强大的国家导向与政治推动
命题四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农村势力(上层地主阶级、下层农民阶级)在社会变革中就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并列举两例“一五计划”的成就。
(2)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三的命题中任意选取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赞同、修改、反对该命题。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3-05-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广东北江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组织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摘编自怀仁国《资治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相权“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始于哪一朝代?

材料二: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行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例古代统治者“弱化地方权力”的措施。元朝为了使中央集权“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创新?

材料三: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的功过,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为庶族参政提供了条件,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做出了贡献,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也有研究者提出,科举考试是对人性的摧残,是中华民族缺乏创新性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针锋相对。


(3)材料三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所学知识和史实论证你的判断。
2023-10-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阿拉伯保存并传播了西方古典文化。阿拉伯学者们认真研究古希腊、印度文化,还把许多古代作品译成阿拉伯文。大批阿拉伯的研究者翻译注释了古希腊、印度和罗马的著作,使人类古典文明的辉煌成果得以继承。这些翻译著作还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阿拉伯人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这对亚洲、非洲、欧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自哈力木杜山艾力《浅析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宗教。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身份·职业·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8卷第414条 首陀罗虽被主人解放,但不能摆脱奴隶地位,因为这种地位对他是天生的,谁能使他摆脱呢?第10卷第80条 教授圣典,保护人民,经商,畜牧,都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最可尊重的职业。


——节选自《摩奴法典》(古代南亚婆罗门教制定的众多法典之一)


(1)材料一描述的古代印度实行的什么制度?概括这项制度下职业分工的特点。

材料二   (11世纪之后)手工业者要求摆脱人身依附关系,……手工生产已不再是为了满足领主和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换价值,各类商人遂应运而生,商品交换日趋活跃。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一编》


(2)材料二中“领主”的出现与什么政治制度有关?“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冲击了哪一农业经济组织?“追求交换价值”推动了何种手工业生产组织产生?

材料三   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工厂生产与家庭生产不同,它有严格的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对于必须准时早起的工人而言,“敲窗人”的存在显得无比重要。他们手持一根长长的木杆和一盏提灯,用长杆敲打客户的窗玻璃。这种职业的产生,是因为钟表售价昂贵,工人难以负担。而敲窗人买块表即可谋生,使这种服务遍及英国的工业城镇。(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期是1837年至1901年)


——摘编自露丝·古德曼《成为一名维多利亚人》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明“敲窗人”这一职业存在的历史背景。

材料五   一些研究者,把马克思塑造成一位纯学者,反复讨论他写了多少著作,留下了多少文本,查阅了多少资料,提出了哪些观点,而淡忘了他作为革命家的身份,忽视了马克思著述的目的、他与其他思想家的本质不同。恩格斯曾说,马克思“不仅是天才的思想家,而且是最伟大的革命家”,他的一生不仅是思想的一生,而且是以理论为旗帜、以笔墨为刀枪进行战斗的一生。

——摘编自王广《马克思身份的危机:学者形象对革命家身份的遮蔽》


(5)依据材料五,指出马克思的历史身份,并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2021-11-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身份、职业的不同与所处时代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8卷第414条首陀罗虽被主人解放,但不能摆脱奴隶地位,因为这种地位对他是天生的,谁能使他摆脱呢?第10卷第80条教授圣典,保护人民,经商,畜牧,都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最可尊重的职业。

——《摩奴法典》(古代南亚婆罗门教制定的众多法典之一)


(1)材料一描述的古代印度实行的制度是什么?概括这项制度下人们职业分工的特点。

材料二:   欧洲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商品生产竞争中富裕起来的手工业者逐渐脱离了生产劳动,成为资本家,和雇佣的帮工和学徒之间形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仟思源《图说欧洲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进入近代过程中,手工业者的身份有什么变化?这反映出欧洲社会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是什么?

材料三:   工厂生产与家庭生产不同,它有严格的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对于必须准时早起的工人而言,“敲窗人”的存在显得无比重要。他们手持一根长长的木杆和一盏提灯,用长杆敲打客户的窗玻璃。这种职业的产生,是因为钟表售价昂贵,工人难以负担。而“敲窗人”(如图所示)买块表即可谋生,使这种服务遍及英国的工业城镇。

——露丝·占德曼《成为一名维多利亚人》

(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期是1837年至1901年)


(3)依据材料三说明“敲窗人”这一职业存在的历史背景。

材料四:   一些研究者,把马克思塑造成一位纯学者,反复讨论他写了多少著作,留下了多少文本,查阅了多少资料,提出了哪些观点,而淡忘了他作为革命家的身份,忽视了马克思著述的目的、他与其他思想家的本质不同。

——王广《马克思身份的危机:学者形象对革命家身份的遮蔽》


(4)结合材料四提炼出作者对马克思身份的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说明。他的理论对于俄国和中国历史的发展分别有什么影响?

材料五:   非洲裔美国人苏斯·金·泰勒本来是一名奴隶。她对美国内战的结果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她创建妇女救援团,帮助内战退伍老兵。她还参与美西战争(1898年)的后勤保障,在记录战时经历时,她写道:(美西战争中)那里也有黑人士兵……我们所要求的全部,便是“公平正义”,与给予来到这个国家的所有其他种族一样。而在这个国家,我们理应享有的权利被拒绝了。

——卡罗尔·帕金等著《美国史》中册


(5)苏斯·金·泰勒的社会地位经历了哪些变化?用史实说明美国内战与她身份地位变化的关系。

材料六:   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6)结合材料六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人答应”的原因是什么?用史实证明此观点。

材料七:   戴高乐想要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激起法国的民族自信心,就不能不寻求合作和支持的力量。处于下坡态势的法国,单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复兴和强大,…因此,他提出了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

——孙建霞《探析20世纪50~60年代戴高乐的欧洲战略》


(7)根据材料七分析身为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关于欧洲复兴的主张及原因。
(8)综上所述,请谈谈你对身份、职业与时代关系的感情。
2020-12-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省二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


(1)材料一是孙中山对哪一事件的评价?该事件有何意义?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下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从政治角度阐述“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

材料三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日记》


(3)材料三出自谁的作品?请指出材料三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材料四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材料四中作者对新文化运动持什么观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五  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2019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摘录


(5)五四运动对思想解放的影响是深远的,五四精神也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有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五四精神应该是什么?
2020-12-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身份·职业·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8卷第414条   首陀罗虽被主人解放,但不能摆脱奴隶地位,因为这种地位对他是天生的,谁能使他摆脱呢?

第10卷第80条   教授圣典,保护人民,经商,畜牧,都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最可尊重的职业。

——节选自《摩奴法典》(古代南亚婆罗门教制定的众多法典之一)



(1)材料一描述的古代印度实行的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这项制度下人们职业分工的特点。

材料二   欧洲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商品生产竞争中富裕起来的手工业者逐渐脱离了生产劳动,逐渐成为资本家,和雇佣的帮工和学徒之间形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随着商人资本的扩大,一些大商人开始设置作坊和工场(如右图所示),雇佣人来进行生产。


——摘编自任思源《图说欧洲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进入近代过程中,手工业者的身份有什么变化?这反映出欧洲社会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是什么?

材料三   工厂生产与家庭生产不同,它有严格的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对于必须准时早起的工人而言,“敲窗人”的存在显得无比重要。他们手持一根长长的木杆和一盏提灯,用长杆敲打客户的窗玻璃。这种职业的产生,是因为钟表售价昂贵,工人难以负担。而敲窗人买块表即可谋生,使这种服务遍及英国的工业城镇。

——摘编自露丝·古德曼《成为一名维多利亚人》(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期是1837年至1901年)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敲窗人”这一职业存在的历史背景。

材料四   一些研究者,把马克思塑造成一位纯学者,反复讨论他写了多少著作,留下了多少文本,查阅了多少资料,提出了哪些观点,而淡忘了他作为革命家的身份,忽视了马克思著述的目的、他与其他思想家的本质不同。恩格斯曾说,马克思“不仅是天才的思想家,而且是最伟大的革命家”,他的一生不仅是思想的一生,而且是以理论为旗帜、以笔墨为刀枪进行战斗的一生。

——摘编自王广《马克思身份的危机:学者形象对革命家身份的遮蔽》


(4)依据材料四,指出马克思的历史身份,并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五   非洲裔美国人苏斯·金·泰勒本来是一名奴隶。她对美国内战(1861-1865年)的结果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她创建妇女救援团,帮助内战退伍老兵。她还参与美西战争(1898年)的后勤保障,在记录战时经历时,她写道:

(美西战争中)那里也有黑人士兵……我们所要求的全部,便是“公平正义”——与给予来到这个国家的所有其他种族一样。而在这个国家,我们理应享有的权利被拒绝了。

——摘编自卡罗尔·帕金等著《美国史》中册


(5)苏斯·金·泰勒的社会地位有何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变化的原因。
(6)你如何看待美国内战后黑人未得到公正对待这一历史现象。
2020-11-2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每一个朝代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独特文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出现了9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先后出现过3次公认度最高的“盛世”,即西汉盛世、唐朝盛世,以及“康雍乾”的清朝盛世。对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需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地看待,不能过分夸大其历史影响。其实,有些没有出现过所谓封建盛世的朝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样巨大,比如秦朝、隋朝和元朝,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开创性。

——摘编自《再论中国古代的盛世》等

材料二   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道:“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说道:“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①请将下面中国古代9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先后顺序示意图补充完整。
秦→→东汉→西晋→隋→唐→元→→清
②材料一提到的“唐朝盛世”包括“贞观之治”、唐高宗及武则天统治时期和“ 盛世”等。
③下面是关于“秦、隋、元三朝相似点”的表格,请将表中内容填写完整。
历史事实相似点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政权并立局面都实现了A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实行B制度;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都有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
秦朝兴建长城、阿房宫、骊山陵等大型工程;隋朝开凿C,其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元朝修建大都都兴建了一些大型工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黄仁宇、汤因比、余秋雨等人喜欢宋朝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正确评价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方法。
2024-05-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