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1 道试题
1 . 改革和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A:“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朝皮日休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涛九天来!”

——唐代诗人胡曾《汴水》

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1)材料一中A、B两则材料评价的对象是什么?哪则材料对此对象的评价持肯定态度?(填序号即可)主要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存在的这种问题,赵普给宋太祖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隋朝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使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4-04-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改革和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交通创新】

材料一:A:“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唐朝皮日休

B:“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唐代诗人胡曾《汴水》

(1)A、B两则材料评价的对象是什么?A材料对此对象的评价持肯定态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如下图


(2)材料二中的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3)该“河”北抵A和南至B分别是什么地方?
(4)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制度创新】

材料三: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5)材料三反映了隋朝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使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政治创新】

材料四:(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6)结合材料四,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赵普给宋太祖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
2024-04-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何治理好国家,中国古代执政者曾进行过一系列尝试、探索和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为君之道》

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据(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元朝把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尔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并举其两例治国措施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列举宋太祖“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具体措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元朝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的名称,概述其在当时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
2024-04-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改革和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A:“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B:“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材料二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三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1)AB两则材料评价对象是什么?哪则材料对此对象的评价持肯定态度?(填序号即可)
(2)结合材料二,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原因是什么?针对存在的这种问题,赵普给宋太祖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隋朝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使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3-07-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改革和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A:“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朝皮日休

B:“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唐代诗人胡曾《汴水》

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1)材料一中A、B两则材料评价的对象是什么?哪则材料对此对象的评价持肯定态度?(填序号即可)主要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存在的这种问题,赵普给宋太祖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隋朝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使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制度有何深远影响?
2023-06-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制度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是国家强大和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初年,太宗同意用18岁以下男子服兵役。中书省拟定敕文,文件到门下省,魏征坚持认为不可,没有签署,前后来回多达四次。太宗发怒,召见并当面责备魏征……魏征以征税失信为例,劝说太宗减少税赋和兵役……太宗说,我的过错很大,于是收回成命。

——据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编译


(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及其运行特点,并概括唐太宗的治国理念。

材料二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编自《宋史全文》


(2)为解决材料二中“方镇太重”的弊端,宋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元朝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摘自《元史·地理志》

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借矣。

——摘编自宋濂《元史)


(3)简述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和制度之间的关系,并归纳这一制度的影响。
2023-08-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改革和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A: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B:“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1)A、B两则材料评价的对象是什么?它带来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2)结合材料二,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存在的这种问题,赵普给宋太祖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

材料三: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3)材料三反映了隋朝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使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完善这一制度的?到宋朝时又怎么发展和改革科举制的?
(4)通过以上材料,结合隋唐管理国家的方法,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
2023-03-3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3月随堂练习历史试题
8 . 改革和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交通创新】

材料一   A:“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朝皮日休

B:“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唐代诗人胡曾《汴水》

【制度创新】

材料二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政治创新】

材料三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A、B两则材料评价的对象是什么?A材料对此对象的评价持肯定态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隋朝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使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材料三,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赵普给宋太祖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A.“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B.“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三: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1)A、B两则材料评价的对象是什么?哪则材料对此对象的评价持肯定态度?(填序号即可)主要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存在的这种问题,材料中赵普给宋太祖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隋朝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使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完善这一制度的?
2023-05-1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改革和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A:“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朝皮日休

B:“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唐朝诗人胡曾《汴水》

材料二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三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AB两则材料评价的对象是什么?哪则材料对此对象的评价持肯定态度(填字母即可,把字母填在答题纸上)?主要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隋朝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使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完善这一制度的?
(3)据材料三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存在的这种问题,材料中赵普给宋太祖提出了什么解决措施?
2023-04-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