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落实双减,趣味学史(共10分)

“双减”背景下,某中学在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成立了“复兴历史小剧社”,组织有兴趣的同学排练历史小短剧。请帮助剧社完成以下任务(填写字母)。


(1)找剧本。导演确定了以下几个人物形象,请你把对应的剧本提供给演员。
①憨憨傻傻猪八戒②义薄云天关云长③风流倜傥贾宝玉④打虎英雄武二郎

(2)对台词。把下列台词与对应的演员连接起来。
⑤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E.文天祥        F.岳飞        G.戚继光
(3)选道具。把对应的道具安排到导演提供的场景中。
⑧场景一:华佗治病        ⑨场景二:毕昇研究印刷术        ⑩关汉卿演杂剧
H.胶泥活字,排版字模        I.麻沸散、针灸银针        J.《窦娥冤》的海报
2022-12-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戏剧具有剧本文学的诗赋性,很多剧本本身就是脍炙人口的诗赋名篇。戏曲具有鲜明的锣鼓节奏,能够打出节奏,打出情景气氛,而且还能打出人物心理。演员通过念、唱、打、身段、步法等艺术手法来表现戏剧时间和环境等。戏剧舞台有时不放置任何物品,在环境、空间,甚至是人物角色的处理上,都鲜明地体现出“虚拟”的特色,所采用的手法及形式也十分的灵活,并不拘泥于生活的自然形态。


——摘编自《中国戏曲通史》

材料二:西方戏剧具有剧本文学的散文性,会将标题、文字以及其他元素相结合,对事件进行介绍。西方戏剧则具有管弦和声的立体性,从而确保能够充分体现出戏剧的象征意味,进而展现西方世界独特的风貌。西方戏剧具有歌、舞、话剧的分立性,在舞台布景中使用了大量的物质材料,在西方戏剧中,写实布景最大的特征在于创造独特的时间与空间,要求能够逼真地再现剧本的故事所处时代背景、地方特色及生活氛围。


——摘编自《西方文艺选编》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东西方戏剧有哪些不同?
(2)请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戏曲剧种一例。你能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2022-09-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春来初级中学中考信息卷(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讲好人物故事,传承民族气节。小思同学要为“中国近代名人谱”项目式学习中的人物(图1和图2)编写符合人物经历的历史剧本。



(1)从史料价值的角度分析,图1与图2中哪张图片的台词更有助于还原真实的人物形象?说明理由。
(2)参照图1的示例,为图2的历史剧本补充相关信息。
示例:①时代背景:清王朝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相关事件: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掀起戊戌变法运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图2中人物入选小思的“中国近代名人谱”的共同原因。
2024-03-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雏才能英雄辈出。下面是八年级同学以“近代中华英雄谱”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完成相关问题。

展板一   【编写剧本台词一演绎英雄本色】


(1)一组同学撰写了民族英雄剧本台词,请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剧幕1名称:▲__________
旁白: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虎门禁烟。
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剧幕2名称:海战英雄
旁白:▲____________
邓世昌: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展板二【讲好革命故事—传播英雄事迹】


(2)二组同学绘制了红色革命故事宣传海报,请分别说明下面两位人物被称为“播火者”“探索者”的理由。

革命思想的“播火者”


革命道路的“探索者”

展板三【阅读抗战家书—传承英烈精神)


(3)三组同学整理的两封书信可以印证哪些史事?蕴含着怎样的家国情怀?

卢沟桥事件后,迄今已经两个月了…我军已准备着以最大的艰苦斗争来与日军周旋。

——《左权致叔父书》(1937年)

……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绝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张自忠致战友书》(1940年)

2024-03-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讲好人物故事,传承民族气节。小历同学要为“中国近代名人谱”项目式学习中的人物(如图 )编写符合人物经历的历史剧本。



(1)从史料价值的角度辨析,图1与图2中哪张图片的台词更有助于还原真实的人物形象?说明理由。
(2)参照图1示例,为图2的历史剧本补充相关信息。
图1示例
①时代背景:清王朝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相关事件: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掀起戍戌变法运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图2中人物入选小历的“中国近代名人谱”的共同原因。
2024-03-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坚定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话剧《共产党宣言》台词节选

林雨霏:孙中山1896在英国留居期间,常常到大英博物馆研究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他在那里第一次知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读到了《共产党宣言》,他就是受此影响,制定民族、民权和民生这一三民主义的。

邝为:哦?我们的三民主义和你们的《共产党宣言》有此联系?

林雨霏:真理不分宗教党派,通往每一个人的心灵……其实,无论是《共产党宣言》还是三民主义,乃至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都在寻求一条救国救民之路。但事实证明,改良主义是行不通的,三民主义也有局限,只有走《共产党宣言》主张的革命道路,中国才有希望!


(1)依据材料一判断,邝为是哪一政治党派的成员?林雨霏所说的“三民主义也有局限”的史实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2)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是哪一革命的胜利成果?比较图一和图二,说说俄中两国的革命道路有何不同。

材料三   民谣一坏东西,拉夫抽丁,征根征米,拆散父子,拆散夫妻都是你,你的心肠和魔鬼一样,别国在和平里复兴建设,只有你成天在内战上玩把戏。你这坏东西,真是活该枪毙!

——1945年民歌《你是一个坏东西》

民谣二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

——1948年民谣《西柏坡拥军小唱》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是如何“在内战上玩把戏”的?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之时,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带领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新时期,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十九大以来,针对新的国内国际形势,积极调整内政外交政策,进一步彰显民族复兴的历史主题。

——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


(4)以下是依据材料四绘制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阶段示意图。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说出标志着从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阶段任选一项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使命。

2022-08-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坚定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赏话剧―信仰的力量】

材料一   话剧《共产党宣言》台词节选

林雨霏:“孙中山1896在英国留居期间,常常到大英博物馆研究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他在那里第一次知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读到了《共产党宣言》,他就是受此影响,制定民族、民权和民生这一三民主义”的

邝为:哦?我们的三民主义和你们的《共产党宣言》有此联系?

林雨霏:真理不分宗教党派,通往每一个人的心灵……其实,无论是《共产党宣言》还是三民主义,乃至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都在寻求一条救国救民之路。但事实证明,改良主义是行不通的,三民主义也有局限,只有走《共产党宣言》主张的革命道路,中国才有希望!


(1)依据材料一判断,邝为是哪一政治党派的成员?林雨霏所说的“三民主义也有局限”的史实依据是什么?
【看地图―创新的力量】

材料二



(2)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是哪一革命的胜利成果?比较图一和图二,说说俄中两国的革命道路有何不同。
【唱民谣——人民的力量】

材料三   民谣一“坏东西,拉夫抽丁,征根征米,拆散父子,拆散夫妻都是你,你的心肠和魔鬼一样,别国在和平里复兴建设,只有你成天在内战上玩把戏。你这坏东西,真是活该枪毙!”

——1945年民歌《你是一个坏东西》

民谣二“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

——1948年民谣《西柏坡拥军小唱》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是如何“在内战上玩把戏”的?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查数据―奋斗的力量】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指出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的发展趋势开始发生变化是在哪一年代。中国共产党承诺一定要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请你结合史实,说说中国共产党有哪些优秀品质能为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的保证。
2021-07-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山西·专题练习
8 . 电影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情感、社会百态和时代变迁艺术化地还原,以影像的方式感染和教育着今天的人。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英雄传记片】塑造了优秀的精神品质。根据下面两部电影中的台词,简述他们被称为“英雄”的理由。
《林则徐》:我林则徐身受国恩,上要对得起宗庙社稷,下要无愧于黎民百姓。《甘地传》:当我绝望时,会想起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
(2)【城市生活片】见证了社会风貌的变迁。下图是根据中外两部电影中的不同场景绘制的示意图,据此分别解释这些场景出现的时代背景。

(3)【战争题材片】还原了宏大的历史场景。根据下面影评,概括战争题材电影的精神内涵,并任选一场战役做简介。
名称:《百团大战》

影评:《百团大战》上映于2015年。电影场面恢宏壮烈,震撼人心,再现了战争的真实与残酷,凸显了革命战友的信任和依赖,在中国抗日战争题材电影的序列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名称:《决战斯大林格勒》

影评:《决战斯大林格勒》上映于1993年。电影从旁观者的角度对战争做了深入细致的刻画,折射出的思想内涵与富有冲击力的画面相辅相成,令人震撼,让后人对这场灾难深重的战争进行深深的思考。

2024-05-2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山西专用)
9 . 下列场景、台词出自电影《大决战》,阅读后回答问题。
1.蒋介石回忆:“当年先总理领革命军……兴师北上,光复徐州的第二天,清帝见大势已去,宣告退位。”此中“先总理”与“清帝”当是(     
A.袁世凯与宣统B.孙中山与宣统
C.宋教仁与雍正D.孙中山与雍正
2.蒋介石称曾在民国十六年“亲率十万健儿”征讨孙传芳、张宗昌,并在“二十年前”再次北伐,使版图“归于一统”。上述言谈中涉及的征伐目标是(     
A.满清政府B.伪满政权C.侵华日军D.北洋军阀
3.蒋介石哀叹:曾经“本党本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而现在“这里(徐州)竟至于一变而为我的葬身之地了么?”。这段台词,应出现在剧中哪一场景(     
A.辽沈战役爆发前B.淮海战役爆发前
C.北平和平解放时D.渡江战役结束后
4.从“民众竭诚欢迎”到走向“葬身之地”,台词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这场“大决战”胜负的关键。运用史实对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政权境遇变化做出解释。(写出两条)。
_________
_________
2024-04-2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徐汇区(五四学制)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为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某校团委组织团员实地考察了北京《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并开展了相关的主题研究活动。
【参观展览】

材料一

《新青年》第二卷刊登的部分读者来信摘抄

常乃德(当时18岁):前从友人处假得新青年二卷一、二号读之,伟论精言,发人深省,当举民混浊之秋,而有此棒喝,诚一剂清凉散也

叶挺(当时20岁):吾辈青年,坐沈沈黑狱中,一纸天良,不绝如缕,急待足下明灯指迷者,当大有人在也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新青年》创刊的背景和作用。
【角色扮演】

材料二

参观展览后,同学门围坐在庭院中模拟图中所呈现的当年《新青年》编辑热烈讨论的场景

资料卡片

①只有德先生与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黑暗。

②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全,小③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④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⑤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结合所学,指出资料卡片中符合模拟场景讨论的“台词”。
【聆听百年大事】

材料三   团委书记介绍了中国共青团的百年历程。以下是一位团员记录的部分笔记。

1921年,              召开,大会通过的党纲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1935年,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指出党的任务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78年,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22年,共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共青团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1936年,共青团被改造为“西北青年救国会”号召和团结全国青年参加民族解放斗争。

1979年,共青团召开了团省、市、自治区委书记的会议,着重研究了如何切实把共青团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

1993年,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我国青年工作战略发展规划》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补全材料三的空缺处。概括中国共青团百年历程的主要特点。
【唱响团歌】

材料四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中国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分析把“五四运动”这一史实写入中国共青团团歌的主要原因。
2022-07-28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