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京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在央视播出的《探索·发现》考古专题节目中,一组与生产工具相关的文物激发了观众的兴趣。以下是观众按照生产工具出现的时间先后进行的排序,正确的是(     
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B.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C.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青铜农具
D.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
2 . 如图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生产工具的变化。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部分目录。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1)根据所学知识给上述目录拟写一个主题。

材料二       见图



(2)请将材料二所示生产工具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排列序号即可)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引起“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2-11-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探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古人智慧和能力的体现。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将材料一中的四个古代生产工具进行排序:(填序号即可)

材料二:汉初几任皇帝最为重视的就是国之命脉农业的发展。汉文帝曾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农桑。

——《汉书》


(2)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的统治者都注重什么?材料中的统治者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材料三:……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3)材料三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汉武帝派谁两次出使西域?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四: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写道:“……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开展粮食节约行动……”。


(4)针对材料四中“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请写出你联想到了哪些诗词、句子?在节约粮食方面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2022-03-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按照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北京人②河姆渡人③半坡人④山顶洞人
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③②①④
2021-11-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镇宋家营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下生产工具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④③①②
7 . 走进博物馆,看技术变革。

材料一: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古人智慧和能力的体现,推动着历史的前进。我们可以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看到石器手镐上留下的加工痕迹;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我们眼前可以浮现出古人翻地用力过猛折断了骨耜的耕作场景;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我们不仅能领略甲骨文的奥妙,还能看到制作精良的长青铜器铲,感叹其工艺的高超;在浙江湖州市博物馆我们可以想象到铁犁铧昔日的锋利和翻耕土壤的高效作用。



(1)依据材料一,按出现时间先后将上述四个古代生产工具进行
排序: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填序号即可)

材料二:在湖州市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耕作工具江东犁的模型,了解到江东犁原理与曲辕犁一脉相承,在古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开封市博物馆里的泥活字模型、指南针、火铳火箭等文物,向我们诉说着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古代科技。


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况。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2)“江东犁原理与曲辕犁一脉相承”,曲辕犁发明并得到推广的朝代是_____,这一时期还发明一种灌溉工具是______,培根所说的“这三种东西”得到广泛使用的时代是______。
(3)请你从“三种东西”中选择一种,说出其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材料三 对以下有关《天工开物》内容介绍,解读正确的是:从农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到制盐、糖、油的方法。从砖瓦、瓷器、纸张的生产到制衣、染色技术,从五金采冶、车船制造到珠玉、宝石工艺等,都做了详细记载,并配有插图。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天工开物》的作者。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
(5)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2020-07-3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00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居住、生活。考古学家在全国各地发现了大量的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下列遗迹、遗物排序先后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
2020-06-09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太仓市九年级6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9 . 以下原始人类,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元谋人
②河姆渡人
③北京人
④半坡人
A.②①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④①D.①③②④
10 . 以下原始人类,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神农     ②、元谋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人       ⑤、半坡人
A.②③④⑤①B.②③⑤④①C.③②④⑤①D.③②⑤④①
2017-12-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阳山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