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争霸的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下列对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认识正确的是(       
A.加快了民族的交融B.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C.维护了周王的权威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023-07-06更新 | 17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文龙学校中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效仿。这说明春秋时期(       
A.青铜器用于祭祀,等级森严B.战事连绵,干戈不息
C.郑庄公与众不同,享有特权D.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2023-06-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三模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对该图所示现象理解比较合理的是(     

   

A.春战国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B.周王室吸取教训,逐渐取消了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诸侯国减少D.小诸侯国被大国兼并,促进了局部统一
4 . 从下侧的历史地图中我们可以用来研究(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23-06-09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5 . 湖北是楚国故地,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先秦时期被称为“南蛮”。春秋时期齐桓公曾以“尊王攘夷”的名义征伐楚国,后来楚国又北上中原争霸,逐渐跻身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列。这一现象说明(       
      
                    周初分封形势图                                               战国七雄形势图
A.周王室逐渐衰微B.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
C.分封制已经瓦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6 . 下列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主要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B.社会动荡C.制度变革D.思想繁荣
7 . 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成语卧薪尝胆、围魏救赵、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是(     
A.生产力飞速发展B.诸侯战争频繁
C.封建制度的建立D.奴隶制度瓦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春秋争霸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民族交融。这一变化促进了(       
A.国家制度的确立B.百家争鸣的出现
C.农耕文明的拓展D.华夏认同的形成
2023-06-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下列句子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     
A.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B.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北上争霸
C.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
D.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状态
10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国数量发生巨大变化,如下图。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大一统局面完全形成B.诸侯间争霸兼并战争
C.分封制逐步瓦解D.社会生产力提高
2023-05-2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