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思想光芒】

材料一   老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春秋后期楚国人。他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感叹他学问的高深。老子年老时,留下了五千言的名著。这部著作流传甚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是世界上被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著作之一。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后期鲁国人。弟子三千,其言行被编成《论语》一书。他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墨子,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曾担任宋国大夫,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盛世魅力】

材料二   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庞大,居各国之首。

【科技贡献】

材料三

年代世界科技发明/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10011500673857%2943%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和平使者】

材料四   明朝时期,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带去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象牙、宝石、香料等。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人物与思想主张连线搭配起来。
孔子   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墨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士人读书风气盛行”的原因。举出唐朝与天竺交往的史实。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任举一例这一时期的科技发明。
(4)根据材料四,概括郑和船队受到热情接待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民族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如下面信息,能够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的是(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老子、孔子、百家争鸣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一中沣东中学2024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八)
3 .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下列语句最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B.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4 . 郭沫若曾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了(     
A.改革风潮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商业繁荣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5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中“为政以德”的提出者是(       
A.老子B.孔子C.韩非D.荀子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历史真题
6 . 老师课件中列出了“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诸侯国竟相实行变法改革”“学术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四个现象。老师授课的主题是(     
A.朝代更替B.三国鼎立C.民族交融D.社会变革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第二次适应性训练道德与法治及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所学,指出秦朝在其所辖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汉武帝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太学肩负着培养新型政治人才的责任。前124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从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太学。

——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

(2)依据所学,写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概括汉武帝设置太学的目的。

材料三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的为政理念。任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些理念的。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8 . 墨子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孟子提出“故善战者服上刑”。据此可知,二者都主张(     
A.顺应自然B.反对战争C.以法治国D.攻伐兼并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多校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9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 李定一《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实现了新的统一。秦王朝在国家治理形式上采取中央集权模式,改变旧的世袭分权导致的分治状态,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形态和文化意识。秦汉时期是倡导国家统一的文化意识的成熟期,统一被视为天之经地之义,所以汉初董仲舒鲜明地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四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的讲话

(1)假如你要参加一场历史文创比赛,要求是结合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创造一件文创作品。材料一已为你提供三件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代表,请任选其一进行文物介绍。(包含这件文物的名称及价值)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开创民间自由讲学”的表现。材料二中的“黄金时代”在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秦汉时期体现该时代精神的统治措施各一例。
(4)据材料四,指出今天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各持见解,著书立说,奔走游说,互相争辩,出现了“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的现象。这一现象所造成的局面(     
A.直接促成了各诸侯大国改革的成功
B.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C.全面奠定后世主流思想的发展基调
D.推动了传统文化体系最终形成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2024年九年级毕业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