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2 道试题
1 . “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B.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D.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 .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几千年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活跃】

材料一: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异常活跃”的局面被称作什么?

【制度创新】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制度”思维导图构建完整即明确写出①②③④的名称。

【经济发达】

材料三:四川境内只流通铁钱,铁钱分量重,单位价值比铜钱低,买卖商品用铁钱极不方便,不能适应大额异地贸易交换的需求。当时成都富商大贾云集,商品交易日增,所以,富商就把现金交付本地殷实商铺,收款商铺把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入用楮纸制作的票券,交给存款方。这样,四川商民之间,建立了一种类似飞钱而又只在一省区域内流通的交子。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北宋政府鉴于私交子的信用不足引起的债务纠纷,在四川设置益州交子务,派京官二人担任监官,主管交子发行兑换,史称“官交子”。

——摘编自刘汝明赵文龙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经济与社会生活》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货币的演变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文化灿烂】

材料四:元曲与诗词是完全不同的,它直抒胸臆而不曲折隐晦,一般采用民间俗语而不用文绉绉的话语,叙述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而不是说那些生僻晦涩的东西。这是因为它都是讲述古人的事情,让百姓都能看懂听懂,而不同于文人学士抒发自己情怀的作品。


(4)材料四说明元曲的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一写你还知道哪些优秀的中华文明成就。
2023-02-2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者都可以自由发表学术见解,各家学者纷纷聚众讲学,著书立说。由此可见战国时期(       
A.私学开始兴起B.各家学派主张相同C.思想学术繁荣D.法家思想受到重视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秋时期,“礼崩东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五霸称雄,战国时期,七雄互相攻伐,据统计,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而在公元的463到前222年的242年中,没有战争的年份少于89年。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常,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您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的繁荣局面。

——部编版七上教科书


(1)材料一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材料二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君“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农业措施,并归纳出商君变法的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代表的历史事件。
5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构成中国内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

——《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文化学者易中天《百家讲坛》

材料三   


            
图一造纸工艺流程图(局部)图二东晋书法作品(局部)
(1)材料一中的“商朝的书面语”是指哪种文字?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字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材料认为“这种共同的书面语”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的“大辩论”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提供理论支持的是哪一学派?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大辩论”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3)对材料三图一造纸工艺的改进贡献最大的人是谁?图二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幅作品是什么?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图一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2022-08-1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战国时期,出现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百家争鸣”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竞相改革,社会发生急剧变化B.有文化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D.社会逐步实现了统一
7 . 了解社会思潮的演变是我们深入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方面是各家之间的论辩和冲突使得各自的论题和特点越来越突出,相应地,与其他学派之间的界限也就越来越清楚;另一方面,却是各家不断地把其他学派的某些因素吸收消化,因此思想综合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两种趋势并存在战国时期的思想发展中,而且越到战国的后期,它们表现得就越加明显。究其原因,既是思想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使然,也和政治因素有重要的关联。……这些都为汉初的思想融合以及一统奠定了基础。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战国时期学派林立,请列举其中两个著名学派。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战国后期思想领域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指出这样的趋势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人们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为维护契约的权威就要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律既是维护人权的需要,它就只能是世俗的,而不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因而立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在国家中没有比法更高的权力。这一切就是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法治观念的主要含义,核心要求是用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贵族为标志的封建特权。他们的卓越见解为资产阶级革命和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启蒙思想家们认为法治有何作用。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材料三: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社会思想潮流的认识。
2023-01-05更新 | 8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下图是关于哪一知识点的梳理(     
A.科学技术发达B.百家争鸣出现C.地方书院兴起D.儒家学派形成
9 . 拨开历史的层层帷幕,拂去岁月的重重尘埃,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文字叫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材料二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华局面。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2)材料二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这种局面的出现对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3)材料中“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指的是秦朝推行的哪一项措施?以哪种文字作为通用文字?行书在魏晋时期逐渐流行,东晋时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哪部作品?

材料四   



(4)材料四的技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发生在哪一朝代?当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材料五   东汉、魏晋以来,伴随西方佛教的迅速传播,中原大地礼佛之风盛行,充当了文化交流的使者占而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的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宗教也逐渐形成。


(5)西方佛教是通过什么渠道传入我国的?材料五中“土生土长的宗教”指什么?

材料六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6)根据材料六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10 .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第一个霸主是______;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
2022-06-2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