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2024·云南楚雄·二模
1 . 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民族交融和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空纵览】

材料一   

【文字史料】

材料二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交融,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帝国的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实物材料】

材料四   

【表格归纳】

材料五

时间事件
1653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684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7世纪80年代两次雅克萨之战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救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结合相关史实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2024-05-23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押题猜想四 中国古代边疆管理与对外交往-2024年中考历史终极押题猜想(广州专用)
2024·安徽·二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某校九年级历史社团分组探究“历史上的水陆交通”,请你参与探究活动。
小组名称朝代探究素材初步结论
第一小组秦朝A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沟通了楚地和岭南,巩固了对南方的统治。
汉朝B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物种、文化等交流,为之后打击匈奴,加强对西域的管理打下基础。
元朝《元史·地理志》元朝地域辽阔,修建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四通八达的驿站,加强了各地联系,便于政令畅通。
明朝D展示大国风度,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请选取对应素材完善表格,并依据表格概括第一小组探究的主题:___________。

(2)通过探究,概括影响水陆交通发展的因素?
(3)第二小组探究主题是“水陆交通发展促进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请结合世界史相关内容阐释该观点。
2024-05-20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倒计时第08天-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2024九年级下·新疆·专题练习
3 . 让文物说话。第一兴趣小组发现遗址和可移动的遗物等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但需解读才能让其说话,于是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为研究主题,收集了以下文物:

(1)小组成员在对文物解读过程中,认为材料A作为遗物,有助于我们了解____
(2)根据对收集的文物分析,小组成员以表格形式整理了推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请你为他们完成此表格。
材料因素
材料B、材料C
材料F
材料A、材料D、材料经济措施的实施
(3)小组成员又收集到材料D遗址出土的铜钱“皇宋通宝”(见下图),研究后认为这一遗物是北宋在泉州设置市舶司的有力证据,你同意他们的判断吗?说明你的理由。

2024-05-17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3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新疆专用)
2023七年级上·北京·专题练习
识图题 | 适中(0.65) |
4 .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材料   长城的修建

相关史实①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沿战略要地修筑长城,其中齐长城西起济水,东至大海。
②秦统一后,在战国长城的基础上继续修建。秦长城西起临洮,后向东北延伸至黄河南岸,又由黄河以北阴山延伸至辽东。
③西汉反击匈奴后,在河西走廊一带新筑长城。
指出材料表格中的史实在地图中所对应的地区。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修建长城的目的。
2023-08-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选择题+主观题)- 学易金卷: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北京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广西钦州·一模
5 . 据下表可知郡县制和刺史制度共同的历史作用是(     
郡县制刺史制度
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全国初分36郡,在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
A.实现了国家统一B.推动了经济发展C.强化了中央集权D.促进了民族交融
2024-04-01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安徽专用)-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
2024·山东临沂·模拟预测
6 . 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展开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完成。
【汉字之源】

            图1                                                       图2
(1)图1中的文字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什么?
【思想之光】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摘自李定一《中华史纲》

(2)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黄金时代”是指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历经传承与发展,是如何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的?
【文史之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3)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他的《史记》有着怎样的史料价值?
【科技之先】

下表

发明
创造
/
著作

A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天工开物
创作者祖冲之B宋应星
简要
介绍
“日行百余里”,在当时是领先于世界的先进造船技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C
(4)结合所学知识,将表1补充完整。
【艺术之美】

王羲之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又博览秦汉篆隶碑刻名迹,自出机杼,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5)王羲之“取法钟繇”的是哪种字体?他被后人誉为什么?
(6)中国古代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和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恩泽后世。请你谈谈对中国古代文化,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
2024-03-19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中国古代史(7大核心考点+5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2023·广东·模拟预测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是秦汉两朝政府推行的大规模移民措施,这些移民措施旨在(     
时间移民措施
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南“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郡,以50万人谪戍之
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徙五万家于云阳(今陕西淳化)”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卫青逐走匈奴收复河南地,“募民徙朔方十万口”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
A.增加财政收入B.维护郡县制度
C.巩固国家统一D.促进边疆开发
2024-02-22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4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安徽专用)
8 . 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大运河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A.抵御了匈奴侵扰B.加强了经济联系
C.促进了南北交流D.巩固了国家统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历史上的长城示意图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自1935年诞生以来,就成为代表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熔铸了中华民族所经历的磨难和内心深处的奋进,升华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

——摘编自杨海虹《<义勇军进行曲>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将下表中不同时期长城的特点及反映的时代特征补充完整。
时期长城的特点时代特征
战国A:_______各诸侯国相互防守、群雄争霸
秦朝将战国时期部分旧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延伸B:_______
C:_______规模最大,布局更合理,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近代“血肉长城”D:_______

(2)综合上述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广东湛江·一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表展现了秦统一过程中的两种移民现象。据此可知,秦的这一系列移民措施有助于(     
迁出其旧地秦灭赵后:把赵王迁流于房陵(今湖北十堰房县),迁赵地富豪于临邛(今四川邛崃)
灭楚后:徙楚王之族于严道(今四川雅安)
秦灭齐后:齐王建被迁于共(今甘肃平凉)
迁入秦地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A.开发边疆B.增加赋税C.巩固统治D.掌控军权
2024-03-27更新 | 78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全国通用卷)- 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