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编写历史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年表,回答问题。

下表1:

前221年改称“始皇帝”,统一度量衡,车同轨
前220年北巡
前219年泰山封禅
前215年蒙恬北伐匈奴
前214年修筑长城
前213年焚书

——整理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表1反映的是哪位帝王的主要活动?请根据表格内容给表1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表2:汉武帝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前156年出生于汉都城长安
前141年继承皇位
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
前134年采纳董仲舒“A”的建议。
前127年颁布“推恩令”
前124年设置太学
前119年宣布盐铁官营
前118年统一发行“五铢钱”

——整理自白寿彝《中国古代史》

(2)表2中A处填入合适内容。从上述材料中找出汉武帝使诸侯王势力从此一蹶不振的标志性事件?
(3)两位帝王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有很多举措,请你任选一位帝王说明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024-04-0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统一六国后,廷尉李斯提议:“西周分封子弟非常多,后代却彼此疏远,相互攻击,周天子也无法制止。现在四海之内获得统一,全国都应该划分为郡和县。”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

材料二   下表是西汉时期巩固大一统的相关措施

时间措施
公元前134年征召天下著名儒生入长安策问。接受著名儒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
公元前127年根据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
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
公元前119年宣布盐铁官营,以盐官、铁官来管理,禁止民众私自铸铁煮盐
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公元前118年统一发行五铢钱,规定五铢钱样式和形制
(1)据材料一,指出李斯给秦始皇的建议及提出建议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西汉皇帝是谁。归纳表格所列措施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
(3)综上所述,概括上述材料中两位皇帝对中国历史的共同贡献。
3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正如文人学士诅咒皇帝“焚书”那样,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诅咒皇帝。正是这种普遍的憎恶,加上秦王朝缺乏能干的继承人,成了民众奋起造反和秦始皇去世不久秦王朝很快覆灭的原因。不过,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摘编自[美]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整理了西汉的部分知识(如下表):

政治“推恩令”;刺史制度
文化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兴办太学
经济①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
军事北击________________②
民族张骞通西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民众奋起造反”的表现,并说明“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表格中①和②的内容,并为表格取一个标题。
2024-01-2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英控七年级举办了“证古释今”主题活动。

同学甲提供的史料是:图5——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兽骨,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名称为“商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同学乙提供的史料是:“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汉字的结构数千年来没有改变,达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甲骨文作为象形文字自诞生起就是美的载体。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空间。数千年来,伴随着汉字的演变,也形成了举世无双、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

——摘编自新华网王丁、桂好、双瑞《闪耀三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之元——纪念中骨文发现120周年》等


(1)根据材料中甲乙同学提供的史料,完成表格要求。
把右框史料类型字母填写在横线史料类型
甲同学提供的史料是
乙同学提供的史料是
A文献史料B:实物史料
再举一例不同类型史料:
(2)根据乙同学提供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的汉代发明。并指出把小接作为全国通用文字的朝代。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关键能力,根据上述材料请在下表中选择其中一个空格作答
史实观点
甲骨文是汉字之源
甲骨文作为象形文字自诞生起就是美的载体,伴随着汉字的演变成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
2021-02-10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填空:
(1)下表是小明同学在学习百家争鸣时所总结的知识表格,请你帮他填充完整。
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主要思想
道家老子
儒家孔子“仁”、“礼”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墨家墨子《墨子》
法家《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

(2)下表列出了秦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完成它。
类别措施
经济统一;统一
文化统一
交通统一宽窄;开凿
军事北击;修筑

2020-03-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知识归类,填充表格。

自秦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多个朝代的统治者不断采取措施以强化君权。


请根据所学知识,以思想方面的措施为例,完成下表。
2020-06-2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抽查历史试题
7 . 学史悟道

材料一   周朝与秦朝制度比较表

项目周朝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统治地方的方式建立郡县制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请在答题卡上把材料一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
(2)材料二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共同意义?
(3)据上述分析,请你简要评价秦始皇。
2024-03-2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有友好交往,也有兵戎相见,也曾不断出现过统一或分裂的局面,但各民族间还是互相吸收、互相依存、逐步接近,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某校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了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资料研读——进行历史解释】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占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任务二【运用表格——梳理历史史实】

时期

民族关系的史实(部分)

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大规模民族交融。
东汉、魏、晋少数民族氐族、羌族、匈奴族、 、鲜卑族内迁。
       出现民族交融高潮
民族交融的作用
任务三【史论结介——阐释历史观点】
(1)从材料中看出华夏族的形成具有什么特点?
(2)根据表格中提示信息,写出表格①②③④处代表的内容。
(3)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民族融合,巩固政权。请通过统治者采取的民族政策来论证“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这一论点。(要求:任选两位统治者,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楚。)

                    秦始皇                                           汉武帝                                          孝文帝
2024-03-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史料是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方式

材料一

        

史料①:西周克罍(léi)

       

史料②:《水经注》

史料③:北京大葆台西汉墓

克罍上的铭文记载了周天子分封克为燕地诸侯的史事,为了解周代早期燕国的历史提供了材料《水经注卷十三》中关于燕地的记载:“秦始皇二十三年灭燕,以为广阳郡。”郡内设蓟、渔阳、涿、良乡、军都、居庸等县汉初,燕国辖地达6郡、87县。景帝时燕国被削去5个边郡,武帝时燕王刘旦 (汉武帝第三子),到了燕王(广阳王) 刘建(汉武帝之孙)时
体现了A          制度体现了B          制度体现了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度

材料二   2002年,我国湖南里耶古城(属秦代洞庭郡)出土了大量秦朝简牍

                              

里耶秦简

(A)秦代洞庭郡原属楚国故地。在此出土的里耶秦简内容多为当地官署的文书档案,所用文字为秦字《秦隶书)
(B)秦简记载的土地类型有“垦田”“桑田”“槎(zhù) 田(农田耕作方式)”等
(C)秦简中的九九乘法口诀最短需要38项 (项:运算步骤)古玛雅需要190项,古巴比伦则需要1770项
(D) 秦简记载,秦朝大兴土木,设立名目繁多的刑罚,以至于刑徒不堪忍受而逃亡

(1)将材料一表格A、B处填写完整。材料一所示史料,属于“文献史料”的是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填写序号)
(2)阅读材料一,说出从西汉初年到广阳王刘建在位期间燕王封地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
(3)参照表格的范例A,从材料二B、C、D三段描述中任选其二
材料推论
A秦朝在楚国故地使用秦字来书写官方文书,可推论:秦朝在楚国故地推行秦字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表所示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A老子人们应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儒家孔子B
C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1)请把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二   



(2)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对此他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4-03-0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