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2023七年级下·天津·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1 . (节选)中国古代治理国家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各项举措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出西周和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指出从西周到秦朝中央对地方管理变化的趋势。
2023-07-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二)学易金卷: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天津专用)
2 .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通货的一种,俗称金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主要货币

朝代

货币

秦-五代

铜钱

宋朝

北宋诞生“交子”,纸币与铜钱兼行

元朝

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发行

明朝

自明中期起,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

清朝

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地位,与铜钱兼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主要货币的演变趋势。

材料二:《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

——据《醒世姻缘传》等


(2)阅读材料二,指出其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可从材料本身的价值、材料内容的价值来思考)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在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相关的史实或历史现象,并分析“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背景。
2023-04-25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走向近代
2022·安徽·模拟预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图1到图2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A.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从郡县制向行省制演变
B.自秦朝开始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C.古代中国历代王朝交替使用分封制和郡县制
D.变化反映出古代中国中央集权趋势的加强
2022-05-29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消灭易错选择题专练50题)专题01 中国古代史-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4 .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中的文物可作为研究哪些朝代历史的史料?它们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2)指出材料二图片中两种钱币的相似之处,并说说这些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西夏货币
在西夏陵墓、遗址、城址考古中,所有的铜钱窖藏,都以北宋钱为主,占80%90%,西夏钱没有超过2%……西夏虽然铸造钱币,但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币种不是西夏钱,而是北宋钱。

——摘编自牛达生、陈育宁《西夏钱币研究》


(3)材料三中的西夏货币与中原王朝的货币有诸多相似之处,这反映了当时民族关系发展的哪一趋势?结合所学,分析“西夏社会流通的主要是北宋钱”的原因。
2024-05-18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江苏无锡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七年级上·湖北荆州·期末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来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政策,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和汉人贵族联姻等。

——来自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的少数民族坐具

回答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变化趋势。
2024-02-26更新 | 6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江西专用)
6 . 货币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见证了历史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刀币、布币等                                      半两钱                              五铢钱                           开元通宝
                    春秋战国                            秦始皇时期                       汉武帝时期                         唐朝

材料二   自唐后,北宋的经济发展基于前朝较好的基础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人口大规模增加,城市突破了市坊界限,商品交易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商业繁荣致使钱币流通量迅速增大,为纸币创造了交易环境,这也是纸币产生的根本原因。

——摘编自《宋代纸币的起源及影响》

材料三   

                         1美元纸币                                                                                   5美元纸币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朝,货币样式呈现出的变化趋势。从政治角度,分析秦皇汉武改革币制的共同作用。
(2)从材料一至材料二、铸造货币的材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什么。
(3)钱币上印刷本国著名人物是惯例。试选择材料三中的一张纸币上的历史人物,说明选取该历史人物的理由。综上所述,归纳影响货币发展的因素。
2024-04-01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材料综合题汇编 -【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湖南专用)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战国末期,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出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局面。秦汉在广阔的疆域内和众多的民族间第一次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并为巩固统一采取一系列措施,这为两千年中国古代的历史走向奠定了坚实基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历史趋势是统一。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战国末期出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根本原因,列举秦汉时代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政治措施。
2024-05-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2 列举史实类综合题(含答题技巧,题型专练60题)-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

8 . 【中西货币】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

时期货币说明
战国

各诸侯国货币在形状、重量、质地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有布币、刀币、圆钱和楚币四大货币体系。
秦朝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不同的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重量为二十铢(半两)。
汉朝

汉武帝时期为了打击私人铸币,收回铸币权,中央政府成立专门铸币机构,铸造五铢钱。钱币重量为五铢。
唐朝

唐初为了整治币制混乱,开铸“开元通宝”,取“开辟新纪元”之意。钱币上文字不书写重量,改为“通宝”。
宋朝

北宋时期商贸繁荣,为了方便交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是英镑成为国际货币开始的时代。英国正处于其历史上最大的盛世。这个时期的辉煌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后英国“世界工厂”的工业和经济的绝对领先地位上。而且,只有通过庞大的海外贸易,这种领先地位才能转换为源源不断的黄金流入,使英国得以积累起雄厚的黄金储备。作为史上第一个被公认的“世界货币”,英镑的兴起和最终的国际化从不同的层面上能探觉出皇家海军的庇护。

——摘编自李云帆《英镑国际化背后的海洋霸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70年代后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原因。
2024-03-27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湖北省卷专用)-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
23-24九年级下·广东广州·阶段练习
9 . 钱币的发展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朝贝币

商朝铜贝

秦统一货币

汉五铢钱
夏朝时期,因劳动剩余的产品需要在市场上交换,但商品价值不同,无法完成等价交换,所以出现了贝币。殷商时期,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钢仿制海贝,出现铜贝,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转变。战国时期,各国自铸货币,出现了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等。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汉初,沿用秦半两钱,这一时期私人铸币还没南完全紫绝。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铸造五铢钱

材料二   从秦朝开始,圆形方孔钱的制式就被保留下来。铜钱使用时可以用细绳通过方孔将其串起,方便携带、付款、称重。外部的圆形设计打磨光滑,减少磨损,便于长时间流通、存放。……中国古代信奉“天圆地方”的说法,其精髓是天人合一,圆形方孔钱也烙印上这样的寓意,其中也包含了道家辩证法的思想,外圆内方也象征着汉朝外儒内法的治国方略,这样的设计一直被延续下来。

——摘编自《一枚钱币,见证中华五千年——中国钱币发展史》

材料三   三国、两晋及以后的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货币经济相对衰退的时期……但此点实以北方中原地带为对象而论,若以长江流域而言,则不能不承认其交换经济及钱币使用的发达。

——摘编自何兹全《东晋南朝的钱币使用与钱币问题》

材料四   北朝时,货币流通中有诸多问题。例如,货币的流通有明显的地域性限制,并且存在金属货市与实物货币、新发行的钱币与古钱混合使用的现象。南朝市场上可以供应的剩余产品种类繁多,这其中大部分均可以用钱购买。农产品方面,粮食贸易最为常见,大宗交易十分频繁。此外,史籍中还有关于菜、鱼等农副产品的买卖记载。有诗云:“东城采桑返,南市数钱归”,描绘出了陈朝民间市场钱币流通的情形。同时,以丝织物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也时常进行市场交易,促进了货币的流动。

——摘编自朱安祥《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分析圆形方孔钱的制式被保留下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何兹全先生的观点,并依据材料四对该观点加以说明。
2024-04-11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江苏苏州专用)-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
10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境内出土的原始居民文物


材料二   “文化整合”是文化变为整体的或完全的过程,秦汉帝国正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追求国家统一,整合多元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只是哲人的思想和社会趋势,这种思想与社会趋势到秦汉方变成制度性实现。秦朝实施一系列强化国家统一的政治变革,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政体……秦亡后,汉代统治集团建立大一统帝国模式。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是在唐室中衰以后,自此可见,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一些东亚国家把唐代的经书作为士大夫的必读书,其典章制度几乎完全由中国移植而去,城市的格局也仿照长安的市坊制建立。

——《东亚文化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其所属的史料类型,并概括远古时代的中华文化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政治变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的原因。
2023-03-28更新 | 29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二)-学易金卷:5年(2019-2023)中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广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